如果脚上出现这5个表现,说明出现糖尿病足感染,必须立即就医!

发布时间:2024-11-21 14:49  浏览量:11

老林是一名65岁的退休工人,患糖尿病已经20年了。他性格豁达,但对健康的态度有点“马大哈”。最近,他总觉得左脚有些不对劲:脚趾上出现了一个小伤口,开始是穿鞋磨破皮的,起初没怎么管它,想着用点碘伏消毒就行。可几天过去了,伤口非但没有愈合,反而开始发红、溃烂,有点隐隐发热。

“我是不是火气大了?涂点药膏就好。”老林这样安慰自己,继续每天该钓鱼钓鱼,该遛弯遛弯,直到有一天,他的伤口开始渗出黄色的液体,走路也隐隐作痛,甚至脚背都肿了起来。

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老林终于拄着拐杖去了市医院内分泌科。这一拖,他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接待老林的是张医生,一位在糖尿病领域工作了近20年的资深专家。张医生看着老林肿胀的脚,皱起了眉头:“老林,你这脚可不是小问题啊,看着像糖尿病足感染了。”

老林有些不以为然:“医生,不就一个小伤口嘛,用点抗生素就好,没必要这么紧张吧?”

张医生耐心地解释:“糖尿病患者的脚伤不能拖,这不是普通的伤口。因为糖尿病会影响你的神经和血管功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变差,感染扩散的风险更高。你现在不仅伤口溃烂,脚背也开始肿胀,说明感染已经加重。”

老林听完,脸色变得凝重:“那我这算严重吗?会不会需要截肢啊?”

张医生安慰道:“现在还不至于,但你必须重视起来。我们需要尽快做检查,明确感染的范围和程度。”

为了明确诊断,张医生为老林安排了一系列检查:

伤口分泌物培养:检测感染细菌的种类和抗生素敏感性。血常规与炎症指标: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了解血液循环是否受阻。X光片:排除是否已有骨感染(骨髓炎)。

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老林的血液炎症指标显著升高,伤口培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而X光片提示感染已经开始波及脚趾的骨组织。

张医生凝重地告诉老林:“你的感染已经从软组织扩散到了骨头,这叫骨髓炎。如果不积极治疗,感染可能进一步扩散,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让老林和家人更清楚地了解糖尿病足感染的危害,张医生详细讲解了感染的早期和典型表现:

张医生指着老林的伤口说:“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环境会抑制伤口愈合,任何小伤口如果两周以上没有明显好转,就要警惕。”

“感染初期,伤口周围常常会发红、发热,甚至感觉疼痛加剧,这说明局部炎症反应已经启动。”

“如果伤口开始渗出黄色或绿色的液体,甚至有异味,那几乎可以确定已经感染。”

“感染严重时,会引发脚部的组织水肿,脚背或脚踝明显肿胀,穿鞋都会变得困难。”

“感染扩散到全身后,可能会引发发烧、疲劳等全身症状,这时候必须立即住院治疗。”

张医生补充:“如果患者能在这些信号刚出现时就医,治疗难度会小很多。像老林这样拖了几周,感染已经进入中晚期,治疗就更复杂了。”

“首先,我们要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根据你的伤口分泌物培养结果,选择对MRSA有效的药物,比如万古霉素。”

张医生安排了清创手术,清理伤口周围的坏死组织:“只有把感染的死组织清干净,伤口才能愈合。”

为了加速伤口恢复,张医生建议使用负压引流装置:“这种装置能帮助清除伤口渗液,促进新组织生长。”

“你的下肢血流比较差,需要用药物改善循环,同时通过物理治疗来促进血液流动。”

“最关键的还是血糖控制。感染状态下,你的血糖会波动更大,需要调整胰岛素方案,并严格监测。”

经过两周的住院治疗,老林的感染逐渐得到了控制,伤口开始愈合,脚趾也保住了。出院时,张医生叮嘱道:“老林,这次你的感染虽然控制住了,但糖尿病足的风险一直存在。回家后一定要定期检查双脚,发现问题要立刻就医。”

老林深有感触地说:“张医生,这次真是吓到了。我之前总觉得脚上的小伤没什么事,差点就拖成大问题了。以后我一定听您的话,定期检查,绝不再拖。”

老林的故事是很多糖尿病患者的缩影。糖尿病足感染并不是小问题,任何拖延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截肢或危及生命。张医生用他的话语提醒每一位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脚,是健康的‘报警器’。任何异常都要认真对待,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避免大问题。脚上的健康,关系着全身的健康。”

这个道理,老林终于明白了。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