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谓的问题,或是你的财富
发布时间:2025-01-12 16:04 浏览量:4
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认为,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是每个人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患病时间不同。 说实话,来和我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大多数都是正常人,且是自我认知比较良好的人,他们或抑郁,或焦虑,或恐惧,或强迫…… 从专业的角度讲,他们都属于神经症范畴,病得不算重; 而那些特别偏执、分裂、暴躁、自恋、多疑、人格障碍严重的人,通常不会主动来做心理咨询; 因为他们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没有问题,有问题的都是别人。 就是说,病得比较严重的人,反而不会觉得自己有病,不会来做心理咨询; 病得不那么重的人,因为有自我认知,能感受到自己的痛苦,也愿意面对自己,所以会来做心理咨询,缓解自己的痛苦。 这类人常常会陷入到另一个误区: 就是觉得自己的问题挺严重的,自己的心理挺不正常的,而这样的认知又会加重他们的心理问题。 我在心理咨询中常常要采用一个“普遍化”或者叫“正常化”的咨询技术帮助来访者缓解这种认知带来的焦虑。 他们会有这样的困惑: “我和前男友分手已经快一年了,可是到现在还是会经常想起过去我们之间的一些事,并且还是会觉得很难过。别人分手两三个月就没事了,我这样是不是不正常?” “我有时候站在很高的地方,就会想自己会不会跳下去,当我注意到自己有这个想法时,就会感到很害怕,越想越害怕,越害怕越想,我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我带孩子出去,经常会担心孩子会出意外,比如会不会发生车祸?会不会被人拐卖?会不会碰上愤怒的人被莫名攻击?我感觉自己这样不正常啊?” “第二天只要有一些稍微重要的事情,比如重要的考试,上台做报告,演讲什么的,我都会睡不好,我是不是抗压能力太差,太敏感了,不正常?” …… 一开始我都会安慰他们, 告诉他们有这样的感受、想法、表现是很正常的,帮助他们进行更好地接纳自我; “失恋了或者和好朋友闹掰了,我们会感到悲伤、难过,可能还会有委屈、愤怒等情绪,这些情绪持续好几个月,甚至一年都放不下,这是正常的; 因为这对我们而言,遭遇了一个生命中很重大的丧失,我们失去了一个对我们而言很重要的人,很重要的一段关系,所以我们会有这样的复杂的情绪。 这是很正常的。” “一直过不去,或者放不下,是有一些东西在我们的心里还没有处理和消化掉; 我们不是有问题,不正常,而是被卡住了,我们可以借着这样的机会,带着好奇,去看一看自己的内心到底发生了什么……” 通常,这时来访者会放下对自己状态的担心,不再给自己贴上“不正常”的标签,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好奇,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由此真正开始。 随着心理咨询和向内探索的深入,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不断增加,很多心理问题反而得到了改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很多感受、想法都不会与人分享,尤其是那些隐秘的想法和痛苦的感受。 所以,我们便容易困在自己狭隘的认知和判断里面,觉得只有自己是这样,别人都不会这样,于是自己就是不正常的。 其实, 你认为自己的那些不正常的遭遇、感受和想法,世界上的其他人,甚至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遭遇、感受和想法。 所以,你和大家都是一样的。 从人性的角度讲,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敏感和迟钝,脆弱和坚强,害怕和勇敢,光明和黑暗; 这些部分会和世界上的很多人一样或者类似。 但是另一方面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可能我们的心理问题也有独属于自己的那份不同。 “正常”“不正常”很多时候是在比较中才会出现的概念,就像和“矮”对比,才会有“高”一样。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这段话的核心意思: 世间没有绝对,只有相对,事物间总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正常”与“不正常”都是相对。 在大家都是警察的世界里,出现小偷就是不正常的。 在家族世世代代都是小偷的环境里,出现一个人他不当小偷,当了警察,他就是不正常的。 所以,从某一个角度讲大家都有自己的“正常”和“不正常”。 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自己的“正常”定义为“不正常”,或者把别人的“正常”定义为“不正常”,这样反而给自己增加了很多的焦虑和痛苦。 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要让自己符合外界的评判标准。 这个世界存在这样一个判断标准: 觉得一个人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就是“正常”的,而正常就是好的; 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就是“不正常”的,而不正常就是不好的。 可真相和事实并非绝对如此。 《功夫熊猫》中阿宝贪吃又身材肥胖。 圆滚滚的体型,在外人看来,他天生不足,根本不是学功夫的那块料,注定无法成为功夫大师。 但是因为他和师傅懂得 转化他身上所谓的缺点 —— 利用阿宝贪吃,吃不到食物,肚子饿了会生气,为了吃到食物手脚会突然变得特别灵敏这一特点来训练他。 后来,阿宝学有所成,并且领悟到要善用自己圆滚滚的身体优势,终于打败了凶残的对手,终成一代功夫大师。 家庭治疗大师李维榕在《为家庭疗伤》中讲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我多年前看过之后就一直忘不了。 亚祖二十八岁却游手好闲,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唯独见了女性的脚,就禁不住动手去摸,几次被人告上法庭。 父母带着他见过很多专家,证实 他是个恋鞋狂。 但如何起因、如何治疗,可没有具体的说明。 亚祖的父母都是衣着谈吐井井有条之人,母亲还是一家大公司的人事部主任,他们对儿子的“出轨行为”很焦急。 父母和感化官三个人连拉带推把亚祖扯来见李维榕,希望她能够改变亚祖的恋鞋癖。 在咨询过程中,大家说话都转弯抹角,谁都忌讳,不提鞋子的事情。 李维榕在咨询过程中心生一计,将自己的鞋子脱下来,交给亚祖并问他:“你喜欢我的鞋子吗?” 亚祖接了鞋子又立即将其放在咖啡台上,忙说:“不喜欢!不喜欢!” 李继续跟他谈鞋子,觉得自己的鞋子款式不错。又问他,是喜欢鞋子还是喜欢脚?这是两件不一样的事。然后跟他解释二者的不同。 亚祖深思之后,回答说:我最喜欢的是鞋子在脚上一穿一脱的动作。说着还用手比划着。 作者与亚祖的谈话大部分是为了说给父母及感化官听的,目的是希望他们习惯以轻松一点的方式,来正视亚祖的奇怪嗜好。 因为她认为:“他们在第一次听到儿子有恋鞋狂时,就被这名词吓僵了,根本没有想到症状本身不是大问题,问题是儿子完全没有责任感,不肯过正常生活。 而且每次被抓,受罪的都是他的父母,亚祖装疯卖傻的,很容易就把官司打发掉。” 李维榕对亚祖说:“你父母可能不知道,恋鞋也好,恋脚也好,这种嗜好虽然古怪,本身却并不碍事。 只是你已经二十八岁,难道想一辈子就在女人鞋堆中过掉?” 感化官马上补充道:“或在监狱中过掉?” 李对亚祖说:“你想做个坐牢的恋鞋狂,还是个自由的恋鞋狂?将是你自己的抉择。” 亚祖后来在一家鞋铺找到一份售货员的工作,天天为女士们穿鞋脱鞋,可想而知,他工作得很卖力,再也没听到他惹上官司。 看完这个治疗案例,我惊叹家庭治疗大师的手艺,可以轻松地转化一个看起来很复杂的症状。 其中的关键在于她帮助来访更深入地认识、分析自己的症状,找到造成问题的核心点; 也以自己的接纳和松弛帮助来访和他的家人去接纳问题,去把所谓的“不正常”变成“正常”,甚至帮助其转化为一项工作上的优势。 还是应了那句话: 问题本身不是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才是问题。 写在最后 很多人会觉得一个人“敏感”不好,会认为自己的敏感不正常,并为此苦恼,其实5个人里面就有1个人是高度敏感的。 丹麦的心理咨询师伊尔斯·桑德深入研究高敏感这种特质,并认为“高敏感是种天赋”,当你懂得利用它时,会成为你价值连城的财富。 那些以为自己很敏感脆弱的人,当他可以更好地自我接纳时,便容易利用自己的敏感获得更大的成功; 比如成为更能共情的心理咨询师,或者成为更懂得人际沟通的专家,或者成为创作出情感细腻,打动人心作品的作家、艺术家。 不要给自己的一些问题轻易贴上“不正常”的标签。 因为一旦贴上标签,我们就会被其阻碍,自我设限,看不到更真实和完整的自我。 接纳自己所谓的“不正常”,在此基础上,带着好奇、轻松和开放的心态进行自我探索; 你的“不正常”也许反而可以转化,甚至成为自己独特的优势,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和勃勃生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