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儿子和女儿一视同仁,晚年生了一场大病才明白:谁都靠不住
发布时间:2025-01-16 20:42 浏览量:5
文|蜉蝣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自从儿子和女儿出生后,我对他们一视同仁,他们想要什么我都会尽力满足,从来不会偏爱一方,我自认为做到了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让他们幸福健康的长大了。
但没想到我晚年生了一场大病后,我看清了他们的真面目,不由感慨儿子和女儿谁都靠不住,养儿防老这个词语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01我的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不论将来自己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自己对待每一个孩子都要公平,不偏不倚。怀揣着这样的教育理念,我一直努力在自己的家庭中做到一视同仁。
我有一儿一女,从小到大,我始终尽可能公平地对待他们,无论是在教育、生活还是感情上。
我的儿子叫浩然,女儿叫清清。他们一个热爱运动,一个擅长画画,性格迥异却都聪明可爱。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暗自发誓,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被冷落了。
浩然小时候特别喜欢小汽车,我还记得有一次带他去玩具店,他看中了一辆会发光的遥控车,价格不菲。我犹豫了一下,但还是买下来了,看到他抱着玩具车笑得合不拢嘴,我心里也充满了满足感。
清清则更喜欢安静一点的玩具,特别是那些布娃娃。有一次她看到电视广告里的一款限量版娃娃,眼睛都亮了。那段时间我正手头拮据,但看着她那期盼的小脸,我还是省吃俭用,攒钱买给了她。她收到礼物时扑到我怀里大喊着“爸爸最好了”,那种幸福感让我觉得再多的付出也值得。
当他们生病的时候,我更是寸步不离。浩然小时候发烧到40度,我整晚坐在他床边,一遍遍用湿毛巾给他降温,生怕自己闭上眼会错过他的任何一点变化。
清清小时候有一次肚子痛,医生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手术那天,我守在手术室门外,心急如焚,直到她被推进病房后,我才敢松一口气。
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浩然喜欢踢足球,每次比赛我都会为他买最好的球鞋。记得他小学的一场决赛,球鞋突然坏了,我当即跑遍了整个市场,最后才卡着点为他找到了一双合适的替代鞋,当他穿上后踢进了关键的一球,那天晚上他抱着奖杯对我说:“爸爸,谢谢您一直支持我。”
而清清则热爱画画,每次看到她为了一幅画废寝忘食时,我既心疼又欣慰。有一年她想参加全国少儿绘画比赛,需要一套专业画具,价格高到让我有些吃惊,但最终我还是咬牙买了。
清清拿到画具后画了一幅画送给我,画里是一家四口手牵手的画面,我看着她认真说:“爸爸,这就是我的感谢。”那一刻我眼眶湿润了。
每次过生日,我都努力做到公平。浩然喜欢热闹的生日派对,我会邀请他所有的同学,为他准备他最爱的巧克力蛋糕;清清喜欢安静,我则陪她一起去动物园或者画展,给她一个属于自己的特别生日。
有人曾问我:“你这样事事满足他们,会不会让他们变得任性?”我总是笑着回答:“孩子的快乐是无价的,他们的童年只有一次,作为父母,我能做的就是让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清清小时候特别爱黏着我,每当她有了什么新发现,总会拉着我的手叽叽喳喳地分享,而浩然则更独立,他总喜欢自己探索各种新奇事物。但即使性格不同,他们的需要我都尽力满足。
每次家里大扫除,清清总是主动帮忙,还会给我递水递毛巾,而浩然则会想办法溜到楼下踢球,但我从不苛责他。只要孩子们快乐,我觉得付出再多也值得。我总觉得只要我一碗水端平,两个孩子长大后定会兄友妹恭,互相扶持。
然而生活总是出人意料,孩子们长大后,性格也变了。浩然大学毕业后去了外地工作,成家立业,偶尔给我打个电话却总是匆匆挂断;清清则嫁到了邻市,平时工作忙,很少回来。但我并不觉得这些是问题,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02一切都在我五十五岁那年改变了。那是个夏天,我觉得身体不适,原以为只是普通的疲劳,没想到检查后竟被确诊为胃癌。医生说还好发现得早,但需要尽快手术。我躺在病床上,心里涌起了一股莫名的害怕。尽管我不愿承认,但我开始期待孩子们的陪伴和支持。
我打电话告诉了浩然。他沉默了一会,说他工作忙,近期有个重要的项目走不开,但会尽量抽时间来看我;清清则连忙表示会赶回来。
几天后清清的确来了,但她只呆了半天便急匆匆地回去了。她说公司有事情需要她处理,她的老板要让她立刻回去处理公司的事务。
浩然更是让我失望,他一直以各种理由推托。每次打电话,他总是说:“爸,等我忙完了就回去看您。”然而这句“忙完了”似乎遥遥无期。
我动手术那天,清清和浩然都不在场。我一个人躺在手术室,老伴在门口等待,我的心中百感交集。术后恢复时,清清打了几个电话,嘱咐我注意饮食,但她并没有亲自来。而浩然则更绝,他甚至连电话都没有打来。
护士告诉我说,我的情况需要人多加照顾,可等了许久,我身边始终只有老伴一个人。有一天,病情突然加重,我不得不紧急入院。医生告诉我需要家属签字,我拨通了浩然的电话,想让他们来看望我。
但他在电话那头迟疑了一下,说:“爸,我实在脱不开身,清清可能会比我方便一些。”清清接到我的电话后表示会尽快赶过来,但最终因为临时的工作安排又耽误了两天。我一个人躺在病房里,看着天花板,感到一种彻骨的寒意。
原来我以为可以依靠的孩子们,最终都靠不住。
住院期间,我清楚地感受到两个孩子对我的态度。浩然几乎完全没有出现过,清清虽然偶尔来探望,却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试图告诉自己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可这份失落感却挥之不去。我开始怀疑,我那些年的付出,到底是为了什么?
渐渐地我不再期待什么。出院后我决定请一位专业的护工照顾自己,不再麻烦孩子们。我开始明白,有些事即使再亲密的关系也无法强求。孩子们有自己的家庭和责任,而我只能学着接受和面对晚年的孤独。
养儿防老,这句古话在我年轻时信以为真,如今却成了一种讽刺。曾几何时我坚信只要尽到父母的责任,孩子们长大后一定会回报我的爱与付出。
但事实摆在眼前,我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却换来了这样的对待。我不明白自己究竟错在了哪里。小时候我从未亏待过浩然和清清,事事做到公平,甚至不惜委屈自己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可如今当我最需要他们时,他们却一个推脱,一个敷衍。
也许我太过高估了“亲情”的力量。血缘关系固然重要,但情感需要用心经营。而我过去的一视同仁,反而让孩子们觉得一切理所当然,没有责任感,也缺乏感恩的心。或许我应该在他们小时候,多让他们学会承担,而不是事事替他们解决问题。
我也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对父母的态度。那时我为了工作和家庭,也曾忽略过年迈的父母。如今想来,那种自认为“忙碌”的理由是多么站不住脚。如果我当时能多陪陪他们,或许现在我就能更加理解孩子们的行为,或许也能早些学会放下期待。
但一切已经过去了,生活没有重来的机会。我开始反思,是否“养儿防老”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孩子有自己的生活与责任,我们不能强求他们放下一切来陪伴自己。真正能陪伴我的,只有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以及那些愿意珍惜我的人。
如今我不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而是学着靠自己过得更好。与其等待别人给予,不如学会独立面对。我想这或许是我晚年最重要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