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县草鞋铺的传奇溯源/湖湘文化

发布时间:2025-04-04 14:48  浏览量:1

文/谭作华(绍)

上古之时,距宝庆府六十里处,有一无名之地,住着一位手艺精湛的打草鞋工匠。每日破晓,微光还未完全驱散夜色,他就已在那略显昏暗的工坊里忙碌起来。只见他双手如飞,将柔韧的稻草交织、缠绕,不一会儿,一双双纹理紧密、坚韧耐用的草鞋便摆满了工坊。这些草鞋凭借着优良的品质,在十里八乡闻名遐迩,不少行商过客都乐意带上几双,作为长途跋涉的好帮手。

一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工匠像往常一样准备去宝庆府购置做早餐的食材。他走到自己那平日里代步的“坐骑”旁,动作娴熟地翻身跨上,双腿一夹,那“坐骑”便风驰电掣般朝着集市奔去。沿途的路人只觉一阵疾风掠过,眼前一道模糊的影子一闪而过,纷纷驻足,满脸惊愕,互相打听着这是何方神圣,竟有如此神速。

眨眼间,工匠便来到了宝庆府热闹的肉铺前。他端坐在“马”上,稳稳地扬了扬手中的钱袋,中气十足地喊道:“老板,来两斤上好的五花肉,要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屠夫一边手脚麻利地切肉、过秤,一边暗自嘀咕:这人天天骑着马来买肉,却从来没见他下马,实在是古怪得很,难不成这马和他有什么特殊的渊源?

日子一天天过去,工匠骑马买肉却不下马的奇事,在宝庆府的大街小巷传得沸沸扬扬,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一天,一位怀有身孕的妇人路过肉铺,正巧碰上工匠前来买肉。她好奇地打量着工匠和他的“坐骑”,这一看,不禁惊得目瞪口呆,下意识地脱口而出:“这哪是什么骏马,分明就是个打草鞋的架子啊!”

上图为新邵县巨口铺镇草鞋铺流传下来的编织草鞋的工具

就在这一声惊呼落下的瞬间,仿佛触发了某种神秘的诅咒。只见工匠连人带“马”猛地向前扑去,重重地摔倒在地。周围的人群瞬间围拢过来,定睛一看,那原本威风凛凛的“骏马”,此刻真真切切地变回了一个破旧不堪的草鞋马牯。工匠满脸涨得通红,羞愧难当,匆匆从地上爬起来,手忙脚乱地捡起地上的草鞋马牯,在众人异样的目光中离开了集市。

这一惊天奇事,像一阵旋风般迅速传遍了宝庆府的每一个角落。人们无不惊叹,世间竟有如此不可思议之事。从那以后,工匠和草鞋马牯的故事被人们添油加醋地传颂着,这个原本籍籍无名的小地方也因此声名远扬。神奇的传说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向这位工匠学习打草鞋的手艺。渐渐地,街道两旁如同雨后春笋般,开满了各式各样制售草鞋的铺子。每到清晨,便能听到此起彼伏的敲打声,那是工匠们在精心制作草鞋;而到了傍晚,店铺里灯火通明,顾客们穿梭其中,挑选着自己心仪的草鞋。“草鞋铺”这个名字,也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正式叫开了。

随着岁月的流转,草鞋铺的生意愈发兴隆。这里的草鞋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工艺,还在样式和材质上不断创新,变得更加精美、舒适。南来北往的客商纷纷汇聚于此,将草鞋铺的草鞋带到了五湖四海。草鞋铺也在这热闹的商贸往来中,逐渐发展成一个繁华的小镇,成为宝庆府一带举足轻重的商业中心。而那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传说,也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一代又一代的草鞋铺人紧紧相连,成为他们心中最珍贵的记忆,世世代代流传不息。

责编/谭擎玉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