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员工罢工4天,中企鞋厂宣布破产,上千名员工一夜间全部失业
发布时间:2025-04-12 14:50 浏览量:6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特朗普对东盟、中国等亚洲经济实体施行高关税,因为这些经济体依靠人力资源成本优势对美出口物美价廉的商品,导致美国贸易逆差太大。
正在此时,中国在印尼投资的鞋厂先罢工后破产,后果是上千名员工一夜间全部失业,特朗普关税和鞋厂员工失业有关吗?
PT Yihong Novatex是中国企业在印尼投资建立的一家鞋厂。中国具有10多亿人口,为什么需要到印尼建立鞋厂呢?印尼的工人和消费者数量根本没法跟中国相比,这是因为随着中国的发展,在中国雇佣工人成本上升了,仅社会保险和公积金就是不小的成本。
另外中国的同类企业太多了,因此在国内销售的时候价格要放低一些,这导致利润空间非常薄,生产规模越大,赚的钱反而越少。在印尼去建立一个工厂,就是另一回事了。现在的印尼发展状况就和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发展状况是一样的。
人力资源成本比较低,土地成本也比较低,因为印尼等东盟成员国才刚刚发展起来,这个时候在人力资源成本上就会少一大段,尤其是这些国家没有社会保险这一说,这就是一笔不小的利润。
另外随着印尼的发展,印尼人们也开始追求高品质生活,所以希望用进口商品,对当年的中国人来说,欧美国家的商品算是高档商品,对如今的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来说,中国的商品也是高档商品,为什么呢?
因为现在的中国商品已经不是当年的代加工商品了,当年的贴牌商品有种种问题,但是如今的中国商品不但价廉,而且物美,在欧美国家都大受欢迎,更别说在东南亚这些不算太大发展的国家了。
如果能够在当地建立工厂,节省了关税成本和运输成本,售价能够偏低一些,但是品质又好,会深受当地人的欢迎。虽然每个东南亚国的人口不多,但是10个东南亚国家加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在东南亚国家中的任何国家建立工厂都可以就近销售,如果在中国某个地方建立工厂,比如在西北建立工厂,那么运到东南亚,运输距离是不短的。在当地既能够产生新的更多的销售额,又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利润空间非常大的,何乐不为呢?
当然,在东南亚建立工厂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这个原因就与美国有关系了。2018年,美国对中国发动经贸战,中国大量商品被征收高关税,不过东南亚国家那时向美国出口商品就没有这些问题,所以中国工厂转战东南亚地区,还可以继续保留欧美市场。
东南亚国家当然高兴了,一方面能够赚钱,另一方面能买上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还能够增加就业率,这是一举三得,但是最近PT Yihong Novatex却出事了。这家工厂位于芝勒贡县阿斯塔纳贾普拉区坎奇村。
在两年的时间里,给当地增加了很多税收,当然也增加了就业率,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在工厂打工的工人、当地政府与中国企业都觉得大有前途,没能想到事与愿违,突然宣布破产。实际算不上突然,因为在今年三月上旬的时候就有苗头。
当时鞋厂员工罢了4天工。对于这样的工厂来说,罢工不是简单的事情,罢工4个小时就会产生重大损失,更别说是罢工4天了。因为他们的订单要按期交付,否则就要支付违约金,然而正是因为罢工的原因导致订单没有及时完成,最终对方取消了订单。
然而前期投入的原料成本、设备成本以及员工成本,还有土地成本,都无法收回了,财务压力立刻加大。本来这就是一个微利的企业,再出现了亏损,肯定干不下去了,只能关闭这家工厂。
这家工厂有1126名员工,工厂关闭了,他们自然要失业了,要么重新回到农业或者是水产业,要么到其他地方去打工,或者等待新的工厂的来临。新的工厂能来临吗?
在没有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如果按照以前中国和印尼的关系应该是可以的。中国和印尼的关系历久弥新,在75年里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态势,两个国家的人口加起来接近20个亿了,所以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印尼可以为中国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中国可以为印尼产品提供大量的消费市场,当然印尼的市场消费能力也不能小看,也是中国出海产品的一个重要节点,否则东盟怎么会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呢?
印尼的一些重要原料也可以为中国国内的企业提供资源支持,比如印尼的煤炭,所以说中国在印尼修建一条高铁是有原因的,不是仅仅为了显示中国的基建能力。印尼已经变成了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在东南亚方向的重要节点。
现在中国和印尼的关系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这个关系的支持下,2024年中印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6%以上,达到1478亿美元,中国连续12年都是印尼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因为两国的充分合作,印尼巴塘的工业园已经升级为经济特区。
在这个特区的支持下,印度的基础建设、制造业、农业、能源业、矿业、金融业都大发展,都有中国企业的身影。印尼本地企业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显著提高了就业率,民生条件改善了,国家经济实力也增强了。
真正实现了中国和印尼的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尤其是中国在印尼修建的雅万高铁开通后,中国和印尼的经贸合作以及印尼本地的经济更是高速、高质量发展。现在中国制造的品牌在印尼得到充分的信任,成为了身份的象征。
现在两国正准备以雅万高铁和经济特区为基础,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进一步进行合作,甚至进行人文领域的交流,树立南南合作的典范。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正当中国和印尼合作越来越充分的时候发生了鞋厂倒闭事件。
所以,探究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历程,从而避免再出现类似的事件是十分重要的。那么这家鞋厂到底是如何倒闭的呢?
目前透露的消息显示,当地工人可能有一些合理的诉求,可能涉及到劳资关系的问题。不过当地企业的管理者没有很好解决这些合理诉求,最终矛盾激化,引起了罢工事件,结果影响了订单。
实际上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时候要入乡随俗,中国企业在外国投资的时也要注意这个问题。包括在信仰、消费习惯、劳动时间等方面,一定要充分了解当地人的想法,不要以我为主,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必须在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而不能高高在上,不能像美国那样。不过中国在印尼的鞋厂即便是不发生罢工事件,也可能生产不了多久。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件事就跟特朗普有关了。特朗普现在正在对全球实施对等关税,其中对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征的关税格外高。在他看来,这些国家依靠人力资源优势向美国大量售商品,造成了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高于美国对他们的贸易逆差的情况。
实际上东南国家对美国的贸易必然出现这种情况。东南国家的体量都比较小,虽然人口也不少,但是并不是能够消费的各种商品,美国现在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各种高附加值产品,比如金融产品,比如说芯片。
可是全球能够消费芯片特别是高级芯片的国家,除了中国几乎找不到,日韩也靠向中国出口芯片为主,日韩的消费量也不算高。印尼在计算机产业方面并不发达,金融方面就更不用说了,美国如何在印尼扩大销售额呢?
但是印尼生产的一些日用品却是美国的刚需,所以不管特朗普使不使用零关税政策、对等关税政策,还是什么正常关税政策,都无法避免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长期存在,除非美国回到工业革命时代,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什么工业门类都有,但是美国只有3亿人口,还没有印尼的人口多,如何消耗掉那些产品呢?
还得出口。然而出口到印尼,那么就有运输成本和关税成本,算来算去,不但可能赚不到钱,还可能赔钱,还不如让印尼生产、美国人用,这样更合算。
谁能想到商人特朗普看不懂这一点,胡乱作为,乱用关税大棒。他的对等关税政策虽然现在已经延期90天执行了,但是对等关税仍然不低于10%。
然而一种商品的利润也就是2%至30%那个样子,出口到美国可能更低,甚至不到10%,如果再加上10%的关税,就意味着没有什么钱可赚了,所以出口企业绝对不会承担这一关税,那么就是美国进口企业承担了。
如果美国进口企业承担就意味着降低点利润。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利润不高,对进口企业来说利润也不会高的不得了,所以美国进口企业也可能亏本,除非转嫁给消费者,可是美国消费者现在口袋空空
特别是这些年来,由于美国对华经贸战的原因,导致美国本土的生产企业成本上升,工厂的开工量不足,因此打工者并没有太多的收入。
更何况这些年物价比较高,消耗量特别大,因此如果将对等关税成本转移到消费者头上,根本就没有市场份额。因此只要特朗普征对等关税,那么东南亚和美国的贸易就基本上清零了,东南亚国家的工厂就得关门歇业了。
特朗普的这种关系政策不但会影响印尼,也会影响东南亚其他国家,这些国家可能会出现工厂破产、工人失业的情况,但是美国也将出现商品更加短缺的情况,通货膨胀问题就更加严重,最后游行的人越来越多,特朗普的位置不保。所以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不会让美国更富有,不会消灭那些所谓的美国敌对国家。只会让美国越来越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