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中东颜面扫地!胡塞拖鞋军吊打超级大国?打下19架美无人机

发布时间:2025-04-17 02:06  浏览量:1

当地时间13日,也门胡塞武装又双叒叕击落了一架美军MQ-9"死神"无人机。这已经是他们击落的第19架了,光是四月份就干下来4架。算算账,这些被击落的无人机总价值已经超过6亿美元,够买好几艘护卫舰了。这支被戏称为"拖鞋军"的武装力量,用事实证明了自己是当之无愧的"无人机杀手"。

美军派了这么多昂贵的无人机去胡塞武装控制区,到底图的啥?可以从两个角度给大家分析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些无人机的主要任务可能并不是执行打击任务。如果要搞精准打击,特别是"斩首"行动,就需要强大的情报支持体系。你至少得先知道目标在哪、长什么样、什么时候会出现。但美国在也门的情报网络,用业内人士的话说,"跟睁眼瞎差不多"。

据传,美军现在空袭也门全靠沙特提供情报。而沙特情报部门的水平,从他们提供的目标坐标经常是平民集市就能看出来。这种情况下出动察打一体无人机去执行打击任务,基本等于让盲人摸象。

所以更可能的是,美军的这些MQ-9无人机本身就是去收集情报的。经过改装后,它们配备了先进的侦察设备:能进行雷达成像的Lynx雷达、红外光电设备、对海搜索雷达,还有各种信号侦察装置。简单说,就是既能拍照片,又能窃听电话,就是一座移动的空中情报站。

但问题来了:这么先进的装备,怎么老被"拖鞋军"打下来?

胡塞武装的防空武器库称得上是万国牌大杂烩。有从政府军那里缴获的苏制导弹,有用空对空导弹改装的"土特产",还有伊朗送的巡飞弹。其中最拿得出手的,要数老旧的苏联2K12"立方体"防空系统。

这套系统原本已经过时,但胡塞武装的工程师们硬是给它装上了红外电视制导通道。相当于给老爷车装上了自动驾驶,虽然看起来不伦不类,但确实管用。2021年他们就靠自己红外制导的地空导弹,击落了沙特空军的F-15SA战斗机,让价值数亿美元的战机栽在了"土法改装"的导弹手上。

对胡塞武装来说,他们的问题和美军在空袭胡塞武装时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毕竟打无人机最关键的不是导弹有多先进,而是要先发现目标。

对于这个情况,胡塞武装的解决办法很"接地气",他们在美军基地附近安排眼线,看到飞机起飞就报信;在海边布置观察哨,用肉眼盯着天空;在城市周边部署简易雷达。虽然都是些"土办法",但架不住人多眼杂,总能逮到无人机的踪迹。

一旦发现目标,附近的防空部队就立即行动。用红外设备锁定,导弹发射,boom!又一架价值3000多万美元的无人机变成了废铁。

胡塞武装这场"土法打飞机"的表演,简直给全世界上了一堂生动的军事课。在高科技战争中,"土办法"照样能创造奇迹。他们的战术可以用三句话概括:情报靠人盯、发现靠肉眼、打击靠改装。这种简陋的作战方式,愣是把美军价值连城的高科技无人机打得落花流水。

不过咱们也得冷静看待。美军现在对也门的行动,充其量就是个"小打小闹",如果真的大规模开战,胡塞武装还能不能这么威风就不好说了。不过话说回来,能用"土法防空"击落19架先进无人机,这个战绩已经足够载入军事教科书了。

这场"拖鞋军vs无人机"的较量彻底颠覆了我们对现代战争的认知,在现代战争中,无人机这类装备极度依赖体系支持。乌克兰的TB-2无人机在俄军面前几乎毫无建树,胡塞武装的无人机杀手表现如此亮眼,都说明同一个道理——没有完善的作战体系支撑,再先进的无人机也难逃活靶子的命运。

现在最尴尬的恐怕是美军了。看着美军昂贵的无人机一架接一架栽在"拖鞋军"手里,这不禁让人想问: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高科技"?或许,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装备有多先进,而在于能不能把现有资源用到极致。胡塞武装用行动证明,有时候土办法反而比高科技更管用。

这场"拖鞋大战无人机"的好戏估计还会继续演下去。而世界各国的军事专家们,都在认真记笔记。这么精彩的实战教学案例,可比纸上谈兵强多了!毕竟,能用拖鞋打下无人机的战例,可不是每天都能见到的。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