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息心澜,自见菩提

发布时间:2025-04-23 04:48  浏览量:9

止息心澜,自见菩提

张新贵

檐角的铜铃在风中轻响,光影在窗棂间游走,忽而明灭。世人总在这流转的光阴里,不自觉地将目光投向他人的风景,困在比较与计较的樊笼中。看见他人的繁花似锦,便觉自己的生活黯淡无光;听见只言片语的非议,便要争出个黑白曲直。却不知,这执念的丝线越缠越紧,烦恼的旋涡越卷越深,如同春蚕作茧,将自己困在无端的愁绪里。

觉悟者的世界,是一泓深潭。春有落英轻吻水面,夏有骤雨激荡涟漪,秋有月影碎作银鳞,冬有寒雪覆上冰面,可无论外界如何喧嚣,潭底始终静谧安然。他们不将自己的生命与他人作比,不困于世俗的评判标准,也不计较得失荣辱的细枝末节。就像陶渊明不羡官场的功名利禄,而归隐田园,在“草盛豆苗稀”的质朴中,在“但使愿无违”的坚守里,寻得内心的安详。他们以平和的目光观照世间万象,不被表象迷惑,任外界风雨琳琅,内心自有一片朗月清风。

贪念如夜雾,悄然漫过心原,让我们追逐虚幻的泡影。想要更多的财富、更高的地位、更完美的生活,欲望的沟壑永远填不满。而执着恰似荆棘,紧紧缠绕着我们的脚步,让我们在一条路上固执地前行,哪怕前方早已没有风景。通达之人,却懂得在欲望初萌时及时抽身,在执念将生时放下执着。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却能在贬谪途中吟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正是因为他学会了淡化对功名的执着,远离对得失的贪念,在粗茶淡饭、竹杖芒鞋的平常日子里,参透了生活的真谛。

世间万物,如镜花水月,似海市蜃楼。人们执着于美貌、财富、声名这些外在的表象,就像抓住水中月、镜中花,越是用力,越是徒劳,徒增满心的失落与烦恼。而当我们不再执着于这些虚妄的外相,让躁动的心歇下来,便会发现,宁静与智慧本就藏在心底。六祖慧能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真正的觉悟,不在千山万水之外,而在内心的一念之间。

放下比较,便卸下了沉重的枷锁;停止计较,就抚平了躁动的波澜;远离贪念,心灵便挣脱了欲望的桎梏;淡化执着,生命自会回归轻盈与通透。当我们不再向外寻觅,而是向内观照,在心灵的宁静处,自会遇见那株绽放的菩提,在安详与平常中,悟透生命的本真。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