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律诗•踏破铁鞋无觅处

发布时间:2025-04-24 07:02  浏览量:8

24.[俗语名句藏头七言排律.•踏破跌鞋无觅处]

作者:陈振桂教授

踏遍千山寻未休,

破晓方知路尽头。

铁心不改终无悔,

鞋履磨穿志未丢。

无意偶得春风至,

觅得芳华满目收。

处处皆缘随遇安,

得来全不费筹谋。

来时莫问前尘事,

全凭天意自悠悠。

不期而遇皆因果,

费尽思量反成愁。

工夫深处自然现,

夫复何求乐自由。

[创作思路及赏析]

立意:

这首藏头诗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为核心立意,旨在表达人生中苦苦追寻的目标,往往在不经意间自然达成。通过描绘追寻与偶得的对比,突出“随缘自得”的主题。

构思:

1. 首联:以“踏遍千山”开篇,描绘追寻的艰辛与执着。

2. 颔联:通过“铁心不改”与“鞋履磨穿”进一步强化追寻的坚持与不易。

3. 颈联:转折至“无意偶得”,展现目标在不经意间实现的奇妙。

4. 尾联:以“得来全不费工夫”点题,表达随缘自得的豁达与智慧。

表现形式:

- 采用七言排律的形式,符合传统诗歌的格律要求。

- 藏头手法巧妙,每句首字串联成“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既贴合主题,又增添了趣味性。

亮点:

- 对比手法:通过追寻的艰辛与偶得的轻松对比,突出主题。

- 语言凝练:用词简洁而富有深意,如“铁心不改”“无意偶得”等,直击人心。

- 结尾升华:以“夫复何求乐自由”赋予诗歌豁达的人生态度,展现了随缘自得的智慧。

语言特色:

- 语言古朴典雅,符合排律的审美风格。

- 用词精准,如“踏遍千山”“无意偶得”等,既形象又富有哲理。

- 节奏流畅,读来朗朗上口,易于传诵。

[名句出处及分析]

名句出处: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出自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后成为广为流传的俗语。

名句含义:

- 踏破铁鞋无觅处:形容苦苦追寻却一无所获。

- 得来全不费工夫:指目标在不经意间轻松实现。

主要精神:

这句俗语强调了人生中追寻与偶得的辩证关系,提醒人们不必过于执着,顺其自然反而更容易达成目标。

人生哲理:

- 随缘自得:不必过分强求,顺其自然反而更容易成功。

- 豁达心态:面对人生的得失,应保持豁达的心态,享受过程而非执着于结果。

社会影响及现实意义:

- 个人层面: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不必过于焦虑,保持平和心态。

- 社会层面:倡导一种不过分功利、注重过程的社会价值观。

- 文化层面:这句俗语已成为中国文化中关于人生智慧的重要表达,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

这首藏头诗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为主题,通过对比追寻与偶得,表达了随缘自得的智慧。诗歌语言凝练,结构严谨,既符合传统排律的美学要求,又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025年4月24日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