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竞速碳板跑山鞋 究竟有多PRO?
发布时间:2025-05-07 04:26 浏览量:5
与路跑鞋款相比,大部分越野跑品牌主要以路况多样性或距离作为鞋款矩阵分区的主要维度。随着超临界泡棉、碳纤维构件在越野跑鞋款中逐渐铺开,一些品牌也开始在通过材料属性在跑步能力层面对越野跑鞋矩阵进行再细分。
作为目前国产越野跑品牌中最具竞争力的一位,凯乐石自然不会停止这个环节的探索。随着跑山人群增加,更多马拉松跑者进入越野跑,越野赛短距离组别中很多精英会为了速度和轻量选择路跑鞋上场,而非专业越野跑鞋。但赛场竞速不仅是短距离的事情,长距离也有竞速要求。是否有一双鞋款,可以寻找到更为复杂更为极致跑山场景下更高效的提速解决方案?
凯乐石最新上市的这款碳板跑山鞋 FUGA EX PRO 无疑是给出了一个最优解。它以提速为核心进化导向,协同各维度跑山性能进行了精细优化,打造出了一双属于山间强者的夺冠利器。
数据无疑是有力的证明,极度配速近年来对国内大型越野跑赛事相继进行了详尽的数据统计,凯乐石在各大国内越野跑赛事中,均占据了参赛选手跑鞋品牌榜单的领先梯队,是各榜单中登顶次数最多的品牌之一,也是一众群雄里唯一的国产品牌。
而在凯乐石占比愈发神勇的背后,FUGA EX PRO无疑是近半年来品牌在精英运动员层面的重要数据支撑。这也让我们很好奇,究竟是怎样的设计逻辑让这双鞋能够从长距离到中距离,帮助精英选手们同步实现高站台率呢?极度配速对FUGA EX PRO进行了一番硬核体验,去寻这双鞋究竟有哪些强势表现!
「轻盈」是我们拿到FUGA EX PRO最直观的感受,这也是过往绝大部分越野跑鞋并不具备,或者说在设计时并不会极致追求的性能。FUGA EX PRO43码重量为277.8克,在越野跑鞋领域可以说是轻量化的标杆,仅从这个层面就已经奠定了其距离组别较长的比赛中对速度的追求的基调。
除了轻量化,一双可以应对复杂更为极致跑山场景下更高效的提速解决方案的越野跑鞋往往还需要更多性能如:抓地效率、缓震回弹、包裹性透气性维度,这对鞋子考验也会更大,也对跑鞋功能设计提出更精细的要求。
而FUGA EX PRO在鞋款各环节是如何实现的呢?我们将鞋款构件细分化观察:
首先大底部分FUGA EX PRO继续与Vibram合作,采用MEGAGRIP湿地止滑配方比普通橡胶防滑性能高出30%,是越野跑泥泞路面上的刚需。同时采用LITEBASE超轻科技重量降低30%,配件重量仅61.1g,在细节上减轻精英运动员的负重。
此外在大底设计环节,FUGA EX PRO对细节的把控也有目共睹,采用分区双齿深竞速齿纹设计模式。更为直白的解释就是在不同分区采用不同齿花,以保证跑者们在不同路面和不同技术动作下,外底给予跑者更精准的体验支持。
比如外侧部分齿花明显更深达到6mm,可以保证跑者们在技术路段上横向发力时抓地更稳。而中间部分前后掌齿花深度为4mm,从牵引区到刹车区依据发力习惯进行排列为跑者保驾护航。除了两种相对较大的齿花,我们还能够看到外侧部分的齿花上「别有洞天」,这个细节调整可以加速排除外底泥沙,同时提升鞋款的牵引力,配合该设计形态,这个技术的名字也更为生动:鲨齿技术。
FUGA EX PRO采用了物理超临界发泡+X型碳板的中底配置。泡棉重量为80.9g-81.2g,碳板重量为10g-10.7g(多次测量区间),前者70%-72%的回弹性能带来了中底泡棉的澎湃脚感;后者X型设计,前后叉可以在奔跑中带来推进,同时前掌部分也更容易在爬坡时弯折,交叉部分位于中足中心区域,配合凸起的设计形式也能够保证越野跑复杂路面下的稳定支撑性能,让越野跑者们更为稳定地感受到极速性能。
为了让反馈更为灵敏精准,FUGA EX PRO中底部分采用了“一体成型“的设计方式,在发泡工艺开始前便已经将碳板与泡棉压合,这也是当下跑鞋中底工艺的主流趋势,在技术工艺环节,凯乐石始终保持时效性。同时这个中底配置也为鞋款的驾驭门槛设定了下限,腿部力量不够强大的跑者可能很难在复杂山间完美驾驭它。
物理超临界发泡 70%-72%的回弹性
鞋面部分重量为46.4g,鞋款沿用了凯乐石旗下的XDiMESH多维网面专利技术,这也是凯乐石鞋面环节的王牌科技,搭配AWS 3.0两段式防前冲收紧系统,保证鞋面部分的贴合、耐久,并有效保护跑者双脚锁定。在户外的复杂情况下,尽可能在长距离比赛中让跑者双脚干爽、舒适、稳定。此外越野跑动辄数十上百公里的漫长里程,鞋面部分的透气性能非常重要,XDiMESH多维网面专利技术可以保证跑者们在山野间长距离比赛中不闷脚,同时在涉水路段也可以保证透气速干。
XDiMESH多维网面专利技术 优质透气性
XDiMESH多维网面专利技术 鞋面防刮蹭更耐久
从配置层面来看,FUGA EX PRO可谓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将新技术融会贯通,既保留了凯乐石自身在跑山领域最擅长的特点,也迎合了当下越野跑向路跑鞋款靠拢的浪潮。鞋面与中底+外底接近1:3的重量比,能够给予跑者更协调的适配体验。这种思路使得FUGA EX PRO虽然驾驭门槛较高,但兼顾了长距离与竞速性,让其能够更适配多种比赛风格的越野跑精英选手。
既然是一双为强者而生的鞋款,我们也要对测评跑者的能力进行斟酌,极度配速选择了在ITRA673分的谢昌益、ITRA678分的李伟,两位大神共同与我们在山间体验FUGA EX PRO,来看看大神口中这双鞋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上脚第一天我先在日常通勤场景下穿着,鞋款颜值在线,配色很好搭配日常穿着的服饰。
进山之前我分别在操场和沥青路面进行了一段渐加速跑,配速从5分到4分阶段,FUGA EX PRO的中底部分给予了我双脚非常出色的回弹效果。这种特点在跑山场景下进一步放大,因为碳板部分采用一体成型工艺,所以高速状态下碳板和泡棉之间的配合非常灵敏,不会出现拖沓情况。
鞋头部分上翘角度调教得非常精准,跑动过程中滚动感受很顺畅。高速跑动中脚部贴合度也很高,陡坡下降前掌也没有滑动感,同时侧向支撑充足,脚趾不会频繁顶撞鞋头,透气性明显提升,长时间奔跑无明显闷热感,脚比较干爽。对我来说,长距离比赛时双脚的舒适程度很关键,FUGA EX PRO鞋面部分的细节调教可以让我以更好的状态在比赛中持续更久的里程。
FUGA EX PRO 侧向支撑充足
北京的山间有很多碎石和土路组成的技术路段,FUGA EX PRO的鞋面在这些路段的高速跑动中脚部贴合度也很高,我个人非常喜欢开放式鞋扣的设计,穿脱非常方便。AWS 3.0两段式防前冲收紧系统可以进一步收紧鞋面前半部分,防止双脚滑动。鞋子后跟部分收窄让鞋款的轻盈感进一步提升,但同样这也提升了鞋款的驾驭门槛。
我的尺码是46(妥妥大脚跑者),FUGA EX PRO 46码重量为320g左右,对于越野跑鞋来说重量环节的控制非常优秀。
4月初上脚时恰逢气温大幅变化,在巨大温差下中底材料的稳定性很出色,伴随里程积累也不会出现越跑越硬的情况,保持灵敏反馈的同时延续了FUGA EX系列标志性的缓震感。哪怕在最后的防火道下降足底反馈也不硬,落地冲击力分散均匀,长距离奔跑下足弓不会塌陷,后足也不会出现疲劳感受。
实际穿着过程中,FUGA EX PRO在速度感与保护性之间权衡得非常恰当。曾经我在越野跑比赛中尝试过顶级竞速碳板路跑鞋参赛,平缓路面提速非常爽,但在复杂地形环节其稳定性就显得捉襟见肘,给脚踝和小腿造成很大负担。
FUGA EX PRO X型碳板从容蹬地
FUGA EX PRO X型碳板在陡坡路段前掌弯折蹬地非常从容,在缓坡平路和下降路段我把速度提到4分以内,碳板的推进感方能释出,虽然没有马拉松鞋款那么激进,但是对于越野跑复杂路况保持稳定和较长里程节约体力这两个刚性需求来说,这个设计方式更适合长时间高强度输出,对于动辄几十甚至数百公里的越野跑运动来说,这种碳板解决方案更为合理。
外底部分Vibram的MEGAGRIP湿地止滑配方LITEBASE超轻科技与齿鲨科技之间的配合非常出色,内外侧不同深度的齿花在较陡路段扣得很稳,穿着V底出战任何复杂地形我都有足够信心。
Vibram大底适应各种复杂地形
凯乐石FUGA EX PRO的设计逻辑洞察了越野跑当下的行业趋势和越野跑人群的需求进化,精英越野跑者对速度要求更高了,需要更精细化更顶级的竞速跑鞋出现,所以这双鞋应运而生。
FUGA EX PRO中底部分一体成型工艺以及更为稳健的碳板形式,与超临界发泡的配合下比传统路跑鞋更为稳定,奠定了高水平跑者对速度环节的追求。同时配合凯乐石FUGA EX系列以往积淀的设计底蕴,让这双鞋保证速度性的同时,尽可能在更长距离内保持鞋面稳定、中底反馈和外底耐久的三重鼎立。
也正是这样的设计,让FUGA EX PRO在全球各大赛场拿下了 40+站台战绩。正式上市前,罗灿华就在去年 utmb 穿着 EX Pro 拿下中国男子最好成绩,随后于泰国 utmb 夺冠,并以7小时26分的成绩在美国黑峡谷获得男子第五,此前结束的高黎贡他又夺得100英里冠军。
管油胜穿着这双鞋在蜀道山拿下60KM以4 小时 41 分的恐怖成绩夺得组别冠军,实在是太快了,而刚刚加盟凯乐石的赵家驹在这场比赛中拿下百英里冠军也是穿着了这双鞋,刚刚结束的云丘山By UTMB也是穿着这双鞋夺得168男子组冠军。把FUGA EX PRO称为精英夺冠利器,站台首选绝对不是噱头。
在去年我们曾经对凯乐石跑山鞋款矩阵进行过梳理,不同距离和跑步能力下,凯乐石给予了跑者们非常细化的装备选项,而FUGA EX PRO的登场在矩阵中带来了一个跨度更大但门槛也更高的装备分支,给高水平跑者们提供了一个更全能的装备选项。
只不过,想要体验FUGA EX PRO这份速度感与耐久性兼容的「最优解」,你得双脚足够PRO才行,别想那么多了抓紧上山开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