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晚参 | 遭遇“中年危机”国际鞋业巨头计划退市
发布时间:2025-05-08 22:00 浏览量:5
近日,鞋业巨头斯凯奇(Skechers)宣布被巴西投资机构3G资本收购并计划退市,这一消息震动了全球鞋类市场。曾经凭借“高性价比”风靡全球的斯凯奇,如今却因成本飙升、市场竞争加剧而面临困境。与此同时,国内消费者对外国品牌的“祛魅”趋势愈发明显,国产品牌凭借技术创新和高性价比迅速崛起,成为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成本飙升与市场困境
一双球鞋涨价近60%
斯凯奇诞生于1992年,凭借时尚的设计和亲民的价格,迅速在全球鞋类市场崭露头角,成为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全球第三大鞋类公司。据了解,斯凯奇大部分生产线集中在亚洲,近日,由于国际形势使得斯凯奇成本飙升,一双原本1100元的球鞋,如今消费者要支付近1700元,公司陷入了“涨价丢市场、不涨损利润”的两难境地。
在4月发布的一季度财报中,斯凯奇没有按照惯例发布下一季度营收预期的“业绩指引”。首席财务官约翰·范德莫尔表示,当前环境变动过于频繁,公司无法作出足够可靠的业绩规划,私有化退市成为斯凯奇摆脱上市公司监管压力、掌握经营自主权的关键一步。
同时,斯凯奇的股价在近几个月来也经历了大幅波动。今年2月以来,斯凯奇的股价持续下滑,3个月内累计下跌约40%。5月5日,斯凯奇宣布被收购的消息后,股价一度飙升25%,创下七年多来最高盘中涨幅,收盘价达到61.39美元/股。不过,涨势并未持续,5月6日收盘时,斯凯奇小幅下跌0.05%,报61.36美元/股。
根据收购协议,3G资本将以每股63美元的现金收购斯凯奇所有流通股,这一价格较斯凯奇过去15天成交量加权平均股价溢价30%。这也显示出3G资本对斯凯奇未来潜力的看好。
祛魅外国品牌
国产品牌实现技术创新与市场突破
作为斯凯奇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市场曾为其全球业绩增长提供了关键支持。斯凯奇已在中国开设近3500家线下门店。过去,凭借舒适的产品和高性价比的定位,其在中国市场收获了不少消费者的喜爱。其休闲鞋价格多在300-600元区间,专业运动鞋多在400-1000元区间,相对亲民的价格让它在竞争激烈的中国鞋类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然而,今年斯凯奇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斯凯奇全球实现了创纪录的24.1亿美元季度销售额,国际销售额占比达65%,但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在成都,记者走访了多家斯凯奇门店。位于春熙路的斯凯奇门店,有些许顾客正在选购。有消费者称:“常年购买斯凯奇的鞋,现在店里逛的人比起以前确实减少了。”另一位消费者表示,现在竞争激烈,国产品牌鞋选择多又好穿,还有不少折扣优惠,“基本买的都是国产品牌,对于国外品牌祛魅了”。
当下,国产运动品牌迅速崛起,此前,安踏以约6亿港元收购FILA在中国的商标使用权和专营权。借助安踏的运营与渠道优势,定位中高端时尚运动的FILA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快速增长,与安踏主品牌差异化协同发展,提升了安踏在国内运动时尚市场的竞争力。此外,安踏收购亚玛芬体育,持股57.95%,获得旗下始祖鸟等知名品牌。收购后,始祖鸟在中国市场爆发式增长,据亚玛芬发布的美股上市首份年报,2024年总营收增长18%并首次盈利,始祖鸟增速最快,为集团贡献约4成收入。
据了解,2024年,国产品牌市场表现亮眼,安踏、特步和361度的营收增速分别达到了13.6%、6.5%和19.6%;李宁集团2024全年实现营收286.8亿元,同比增长3.9%。
时尚产业分析师唐小唐表示,国产品牌正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专业性和市场竞争力,研发投入占比呈现增加趋势,未来有望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在技术层面实现更大突破,缩小与国际品牌的差距,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柳 图源网络 编辑 曾雪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