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福建8岁男童深山走失5天,搜救犬发现鞋印+体温信号
发布时间:2025-05-09 16:00 浏览量:4
5月9日中午12点,莆田石谷解山顶气温骤降至7℃,三架无人机在浓雾中盘旋。这是邹煜樽失踪的第120个小时,福建、江西、浙江、广东四省救援队集结,对最后三个重点区域发起总攻。一名泉州救援队员在悬崖边的灌木丛里,发现了半枚沾着野草莓汁的鞋印,和男孩失踪当天穿的蓝绿色运动鞋花纹吻合。
5月4日下午1点17分,邹煜樽站在“闽中第一高峰”石碑旁,挥舞着写有“登山小勇士”的红旗。母亲林女士的手机相册显示,最后一张照片拍摄于1点23分,画面里8岁男孩正把半块巧克力塞进裤兜。12秒后,当她转身给另外两个孩子拍照时,邹煜樽被岩壁缝隙里一簇罕见的紫斑风铃草吸引。目击者杜先生回忆:“那花长在破损栏杆后的陡坡上,成年人要侧身才能靠近。”
这个细节被救援队反复推演。厦门曙光救援队队长王刚调取气象记录发现,当天下午2点突发8级阵风,“孩子可能为追被风吹走的小红旗滑落”。而石谷解西侧未开发区域布满深达20米的岩缝,部分被两米高的芒草掩盖。
5月6日凌晨,三明火箭救援队洪霞带着德国进口的生命探测仪,在海拔1500米处发现异常热源。但持续降雨导致设备误报,最终确认是地热裂缝。此后三天,救援转向传统方式:莆田当地30多位村民用镰刀劈出搜索通道,龙岩来的猎户带着训练有素的土狗,在无人机盲区寻找气味轨迹。
最新线索来自5月8日傍晚。福州蓝天救援队队员黄伟在废弃矿洞200米外,捡到半张被雨水泡烂的糖果包装纸,品牌与林家当天携带的一致。这个矿洞是上世纪70年代开采钨矿遗留的,入口处有新鲜抓痕。但洞内岔道纵横,专业探洞队员需要每半小时轮换,以防缺氧。
截至5月9日,抖音寻找邹煜樽话题下已有23.7万条视频。湖南一位退休地质教授根据公开地形图,标注出6条可能的地下暗河走向;广东无人机爱好者自发组成“鹰眼联盟”,用改装的长波红外镜头扫描植被区。仙游县应急管理局证实,目前接到来自全国的有效线索127条,其中3条关于“穿浅色衣服男孩”的目击正在核实。
石谷解护林站的老陈透露,近两年常有驴友违规穿越未开放区域,“去年就有人摔断腿,但带孩子爬野山的还是头回见”。数据显示,这座“闽中屋脊”2024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但安全警示牌仅设在主干道。
下午3点,新一轮暴雨将至。厦门救援队的发电机在溪谷边轰鸣,他们要把抽水泵送进可能积水的岩缝。
洪霞的对讲机里传来最新指令:“B区发现儿童尺码鞋印,所有队伍向坐标N25°38'、E118°42'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