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强硬了24小时,特朗普态度又变了,声称对华关税一定要下调
发布时间:2025-05-09 16:07 浏览量:5
刚声称不正式谈判就不降低对华关税的特朗普,仅过24小时就改口称一定会降,他为什么态度出现如此巨大的变化?
当地时间5月7日,面对中美高层接触的提问,特朗普强硬表示“绝不会下调关税,除非中国主动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并暗示此次会谈是“中方主动提出的”。同时,即将前往瑞士与中方会谈的美国财长贝森特,也在众议院听证会上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应该被认定为发展中国家。然而仅过了24小时,特朗普就在白宫表示,对中国加征145%的关税太高了,必须要下调,还声称这次中美会谈“会让中方收获的比美国更多”。
问题来了,为何在如此短的时间,特朗普的态度又出现了变化?有分析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5月8日当天,中国领导人抵达俄罗斯,得到了俄总统普京独一份的待遇。在会谈举行前,普京不仅亲切称呼中国领导人是“亲爱的老朋友”,还进行了大范围会谈和私人茶叙。克里姆林宫表示,中俄领导人当天相处时间长达7个多小时。要知道,一共有27国领导人抵达莫斯科出席阅兵式,但普京却专门腾出整整一天时间,亲自招待中国领导人,可见他对中俄关系极其重视。而且在这次中俄联合声明中,特意提到两国关系不受第三方影响,这就是直接告诉美国特朗普政府,别想要“联俄制华”。
要知道,“联俄制华”是特朗普一直寻求达成的计划,为此他不惜把传统盟友欧洲踢出乌克兰问题的谈判,竭力拉近与莫斯科的关系。但俄方显然对特朗普并不信任,坚定选择与中国站在一起,这让特朗普的计划化为乌有,还使得美国陷入了孤立局面。
二是在上市20多年后,美国鞋业巨头斯凯奇顶不住关税战带来的巨大成本压力,被迫宣布退市,并直言愿意被外资收购。事实上,耐克等美国鞋业巨头此前就喊话特朗普政府,呼吁实施关税豁免政策,因为他们“活不下去了”。然而,特朗普给出的回应,是取消小额商品豁免。这个情况,对美国鞋业如同晴天霹雳,因为他们的绝大部分产能都在海外,而且集中在亚洲。特朗普的做法,等于给美国鞋业“宣判死刑”。面对“生存危机”,斯凯奇选择退市,从而隐瞒财报数据,以扩大经营自主权,这样才能“断臂求生”。但可以预见,类似斯凯奇的情况会越来越多。而美国企业在处境艰难之际,自然会给特朗普政府施加更大压力。
而且,第一批145%关税的中国货船,已经抵达了美国西海岸港口。很明显,美国企业宁愿支付高额关税,也要大量进口中国的产品。并且,中国上个月的出口量已经公布,依然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并没像特朗普所说的“我把中国打得很惨”。此外,在日前的一场公开活动中,美国副总统万斯提到了台湾问题,直言相关内容不会进入这次中美会谈中,核心议题只有关税。这也表明,美国放弃打“台湾牌”来施压中国,因为更想要达成协议的是他们,自然不希望因为激怒中方,使得这次会谈出现“差错”。特朗普这次对华强硬就维持了24小时,凸显了他“纸老虎”的本质,也告诉其他国家不要对美国感到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