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泥腿子”到“皮鞋族”!恩施四好农村路引领幸福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5-05-13 00:09  浏览量:2

“以前赶场回来,雨鞋上的泥刮都刮不完,现在干干净净,雨鞋都好久没穿过哒!” 5月4日,鹤峰县中营镇青岩河村一组村民吴广辉一边晒着刚从集镇上买来的百货、副食品,一边乐呵呵地说。

曾经,一到雨季,青岩河的道路就变得泥泞不堪,村民出行艰难,雨鞋成了家家户户的“标配”。如今,这种情况彻底改变,平坦宽阔的水泥路蜿蜒至家门囗,大部分村民们还自筹资金对入户便道进行了硬化,村民们不仅告别了雨天一脚泥的困扰,也让村子迎来了新变化。

在中营镇梅果湾村的易家台,虽然是下雨天,但是村民都穿皮鞋串门。村主任部先锋高兴地说:“以前一下雨,就得穿雨靴,路上都是烂泥巴,现在可好了,平整的水泥路铺到家门口,穿皮鞋也不怕脏了。而今,我们农村人也像城里人一样,出门穿皮鞋,进门换拖鞋”。

农民出行方便了,雨靴用场变小了。这是鹤峰县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给农村带来巨大变化的一个直观的例子,更多的变化体现在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全方位拉动上。

容美镇城淋线,作为连接县城与走马红土村的要道,因山大坡陡,弯多路窄,过去群众出行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去年,交通运输部门投资800余万元,对该线进行扩宽硬化,将路基从3.5米加宽到5.5米,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以前路窄,会车很困难,还容易发生危险,现在路宽了、平整了,出行既方便又安全”。跑鹤峰至红土村农村客运班线的李师傅笑着说。

据统计

近几年来

鹤峰全县共实施农村公路

提档升级线路152条、达1872公里

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560余公里

全县152个行政村和20户以上的自然村

全部通水泥路

通达率、硬化率均达100%

96个行政村通双车道

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建”是基础,“养”是关键。为确保农村公路完好畅通,县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全面落实政府主体责任,优化养护方式,推行一个管理机构、一支养护队伍、一笔管养经费、一个运行机制、一套考核方案的“五个一”制度,有效解决了“有路必养、养必高效”的难题。

农村公路的变化,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也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活力。过去,受交通条件限制,村里的特色农产品难以运出,如今货车能直接开到家门口,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宽,价格也有所提升。此外,便捷的交通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乡村旅游逐渐兴起,为村民带来新的增收渠道。

如今,鹤峰乡村,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曾经沾满泥土的雨鞋渐渐被束之高阁,成为村民们对过去道路状况的回忆,持续完善的农村交通网络,让农村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让更多的村民告别雨鞋,踏上幸福生活的“快车道”。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