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大街都是休闲鞋,很少见到有人穿皮鞋,皮鞋为啥会被时代抛弃呢

发布时间:2025-05-14 10:09  浏览量:2

"几十年前,我可是街上最靓的仔!老爷们出门谈生意、走亲戚,哪个不把我擦得锃亮?如今倒好,满大街不是休闲鞋就是运动鞋,连公园遛弯的大爷都蹬着健步鞋。咋就混成这熊样了呢?"皮鞋要是会说话,这段抱怨肯定少不了。

这事儿得从1993年说起,那年国家彻底取消布票,真皮皮鞋这才放开手脚可劲造。北京王府井百货的老售货员清楚记得,95年那会儿柜台前排队的能拐俩弯,好多人揣着现金,就为抢双三接头皮鞋。"

到2000年,全国年产皮鞋24亿双,平均每人每年买两双新皮鞋,那场面比现在网红店排队凶多了。

可变化说来就来,2001年中国加入WTO那阵,福建晋江的某运动鞋厂突然支棱起来了。02年韩日世界杯,厂子里机器24小时不停,一个月出了50万双运动鞋。"那会儿谁也没想到,这些带着气垫的"胶底鞋"后来能将皮鞋的“斩于马下”。

要说皮鞋失宠,得怪现代人"脚丫子造反了"。2019年中华医学会搞的脚型调查显示,55岁以上人群62%有足弓塌陷,穿硬底皮鞋就像踩砖头。某医院的骨科大夫也说,现在年轻人挤地铁、送外卖,一天走两万步,你让他穿皮鞋?那真是活受罪。

科技这玩意也来补刀,2013年德国人搞出"爆米花鞋底",看着像发糕,踩着像沙发。这种E-TPU材料最早是给跑鞋研发的,现在连老头乐布鞋都安上了。

还有智能穿戴这一原因,某品牌推出的新跑鞋,鞋垫里藏着芯片能记步数,这些花活老皮鞋哪学得来?

要说皮鞋完全没戏也不对,温州某皮鞋品牌的老师傅还在坚持手工固特异工艺,北京SKP里意大利手工鞋照样卖五位数。只是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花半个月工资买双硌脚的皮鞋?这事越来越像上个世纪的传说。

皮鞋的故事还没完,去年上海某皮鞋厂搞了个"爷青回"营销,把90年代的老款式复刻出来,结果年轻人也愿意购买。厂长挠着头皮傻乐,这帮孩子买回去也不穿,就摆家里当“手办”,主打一个复古情怀。

街角修鞋摊的老头倒是看得开。他一边给运动鞋粘底儿一边念叨,早年间我这摊子八成修皮鞋,现在倒过来喽。不过也好,运动鞋底薄,废鞋的半年一年就坏了,生意更旺了!

说着举起手里裂口的运动鞋,你看看,这鞋面还新着呢,底儿先废了,搁以前穿皮鞋哪有这糟心事?

时代在进步,也最不讲情面,八十年代结婚几大件里皮鞋得占一份儿吧?现在年轻人结婚照里清一色小白鞋。就连机关单位都松了口子,去年某地税务局直接把"上班必须穿皮鞋"这条从规章里划掉了。

不过要说皮鞋彻底消失,那也不可能。哈尔滨中央大街上,穿貂的老板娘照样蹬着高跟皮靴;上海外滩的金融精英们,锃亮的牛津鞋还是标配。只是对于天天挤地铁、赶外卖的普通人来说,皮鞋早就从日用品变成了"场合限定款"。

看看柜子里落灰的老皮鞋,它倒是不急不躁:"我祖上伺候过紫禁城的官老爷,陪知青下过乡,跟着老板闯过深圳。如今退居二线咋了?等那帮穿运动鞋的小年轻到了五十岁,指不定还得把俺请出来撑场子呢!"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