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建设手记—休闲廊亭的艰难启动

发布时间:2025-05-14 16:43  浏览量:2

2025年5月10日的山间还云雾翻涌,细雨如纱般笼罩着小村庄,不过短短一夜,晨雾散尽,碧空如洗,金灿灿的阳光毫不吝啬地洒向大地。本是美好的初夏早晨,我却因贪婪地享受周末的惬意而没有像往常一样早早地从被窝里爬出来。

刺耳的手机铃声骤然撕破清晨的宁静,我迷迷糊糊地拿起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村民组长小袁的名字赫然在目。好不容易盼来的闲适周末,这个电话却像块突然砸进湖面的石子,搅碎了本可赖床酣睡的惬意时光。

我按下接听键,听筒里立刻炸开小袁火急火燎的声音:“你在哪里?”“在家,还没有想床呢。”我揉着发胀的太阳穴,连尾音都带着没睡醒的含糊。“赶紧起床!到大坟堂来!”还没等我追问缘由,那边就干脆利落地挂断了电话,只剩忙音在耳畔嗡嗡作响。

窗外的阳光照着窗户对面的墙壁,在墙上拖出一道明晃晃的光带。我盯着手机屏幕发怔,忽然想起昨夜与袁发龙、陈登强彻夜讨论的项目规划——高价聘请的掌木师傅今日要来勘查大坟堂亭廊现场。作为下五龙村对外展示的“第一窗口”,那座规划中的长廊不仅承载着村民休憩纳凉的期盼,更是和美乡村建设最亮眼的名片,此刻怕是半点疏忽不得。

初夏的晨风裹着露水的凉意,穿透单薄的衣衫直往骨子里钻。我匆匆套上外套,凉水泼在脸上激得睡意全消。推开后门的瞬间,熹微晨光里浮动着细碎尘埃,不远处的大坟堂方向传来零星的交谈声,像丝线般牵引着脚步。

转过墙角,便见小袁和胡祖连正站在规划的长廊地基旁,手中卷尺拉出一道银亮的弧线。两人身后立着两个陌生的身影,想必那两位就是小袁所说的花高价请来的师傅吧。

他身形浑圆富态,头顶寸发不生,不足一米六的个头,却套着宽大的衣服,愈发衬得五短身材明显。脚上穿着一双已不多凶的解放鞋,走起路来鞋后跟总跟不上趟。因着脑袋大。上半身壮硕下半身纤细,迈步时摇摇晃晃,活像个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的不倒翁,整个人透着股笨拙又可爱的滑稽劲儿 。

他其貌不扬,浑圆的身形搭配锃亮的光头,走起路来解放鞋总在裤脚边晃荡,稍不留神便让人担心他会栽个跟头。可别以貌取人,听小袁介绍,这位沈掌木师可是深藏不露的行家。虽还没来得及细问他的籍贯,但单说他曾操刀乌镇(乌江寨)诸多古建筑的复原工程,那些飞檐斗拱、雕花窗棂在他手中重焕生机,便能知晓其手艺堪称一绝。

沈掌木师粗短的手指紧紧攥着木斗,迈着略显蹒跚却稳健的步子,在地基各处来回丈量,浑浊的眼睛里透着股专注的精光。终于,他在一处停下,冲小袁扬了扬下巴。小袁心领神会,立刻绷紧木线另一端,小跑着穿到另一端,在沈师傅指定的位置稳稳固定住线头。只见沈师傅半蹲下身,布满老茧的大拇指狠狠掐住绷紧的墨线,手指一松,木线骤然回弹,一道漆黑笔直的墨痕如流星般划过地面,精准地将规划好的廊基轮廓烙刻在地面上。

因地势的不规则,给施工带来不小的挑战。规划中的四列三间长廊,即便场地长度勉强达标,可宽窄不一的地形却如同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卡。此前敲定的方案——前直后弧的设计,既能顺应地势的蜿蜒,又能让长廊线条如流水般自然舒展,可真正落地仍需破局之法。

沈掌木师弓着浑圆的脊背,在地基上来回踱步,解放鞋踩过地面发出细碎声响。他时而蹲下用掌心丈量凹凸,时而踮脚眺望远处山峦,浑浊的眼睛里却跳动着明亮的思索。不知过了多久,他猛地直起身子,光秃的脑门沁出细密汗珠,布满老茧的手如精准的罗盘,逐一对准场地的每一个角落。

“从这儿起三进做直线,到那儿转弧!”他的木斗在空中划出凌厉的弧线,仿佛已将无形的墨线抛向虚空,“廊柱间距按老法子,榫卯咬合上再用铁锔加固。”说话间,他枯树皮般的手指关节重重叩击地面,每一下都似在敲定千年古建的筋骨脉络。

我望着脚下的地基,心中满是担忧,忍不住向他叮嘱:“这里可是进寨子的第一眼风景,以后提起下五龙,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这长廊,它要是出彩了,你的好手艺也能跟着传遍十里八乡,可一定要多费费心!”

沈掌木师抬手抹了把光亮的额头,却丝毫不减底气。他咧嘴一笑:“你们就尽管放心吧!乌镇那些雕梁画栋的活儿,我闭着眼都能算出榫头尺寸。这长廊交给我,保准让它成为寨子里最亮眼的招牌!”说罢,他又握紧木斗,目光炯炯地扫过场地,仿佛那些飞檐翘角已在眼前徐徐展开。

除了小袁略懂外,我们都是外行,请师师作主,只要按照我们的规划,提出我们自己的建议,其他的一切尽由师傅来定夺了。

时针无情地朝着5月30日逼近,工期表上的倒计时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长廊修建、同兴井修缮、图书室改造等多项工程亟待完工,可眼下正值农忙时节,村民们握着镰刀的手难以松开。工地与农田像两个拉扯的漩涡,一边是刻不容缓的建设进度,一边是不能耽搁的农事时令,既要抢收抢种,又要赶工建设,这千斤重担,压得人喘不过气。

几个公益建设项目如同几座沉甸甸的大山,横亘在众人面前。资金问题更是像一道难以跨越的沟壑,令人愁眉不展。按照“先建后补”的政策,材料采购要钱,聘请师傅也要钱,可钱从何处来呢?

四大工程建设时,村民们已经筹资五十多万元,村子里已很难再挤出多余的资金,再次筹资显然不切实际。

我望着满是难题的规划图纸,思索良久,终于忍不住向小袁提议:“要不向村委借?目前也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小袁皱着眉头,脸上满是纠结与无奈,重重地叹了口气。他心里清楚,这或许是当下唯一可行的办法,可向村委借款也并非易事,后续如何保证工程顺利推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眼下情况紧急,实在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办法,也只能先迈出这一步,走一步看一步了。

昨晚周身不适,难以安睡。今晨小袁的催促声,又打破了这清晨的宁静。虽是晴天,可这风里还带着丝丝寒意。身着短袖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看着他们在场地里比划着,我实在提不起劲,还是溜回了家,只想在这床上寻回些许安稳,将这纷扰暂且抛在脑后,好好睡上一觉,驱散那因牙痛和疲惫带来的不适。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