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鞋凭啥逆袭?上海街拍里藏着国潮密码

发布时间:2025-05-15 02:53  浏览量:3

最近在上海街头溜达,总能被一双双白底红蓝条纹的帆布鞋戳中记忆——那是80后、90后小时候穿的飞跃鞋!

曾经被萨洛蒙、AJ等国外品牌抢尽风头的老国货,如今竟成了潮人街拍的“顶流”。

从菜市场的阿婆到武康路的潮男潮女,从骑行的年轻人到带娃的宝妈,飞跃鞋像一股温柔的风,吹回了我们的生活。

这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国潮密码?

飞跃的故事,要从1958年说起。

那年上海大孚橡胶厂设计出民用解放鞋,取名“飞跃”,次年正式上市。60年代,它就被评为全国同类产品第一;70到80年代,更是迎来了黄金时代——胶鞋年销量突破千万双,近半数远销海外,成了东南亚市场的“中国名片”。那时候,上海弄堂里的孩子放学踢足球,穿的是飞跃;《少林寺》里李连杰练功,踩的是飞跃;甚至女排姑娘们训练时,也爱穿这双轻便耐穿的“国民鞋”。“骑凤凰车、穿飞跃鞋”,是80年代上海最时髦的标配。

但90年代后,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外品牌涌入中国,飞跃的销量一落千丈。

更雪上加霜的是2005年,一位法国商人抢注了“Feiyue”国际商标,把原本几十块的飞跃鞋包装成“欧洲潮牌”,在海外卖上千元。

国内市场则因商标纠纷陷入混乱,真假难辨的仿冒品让老品牌口碑受损。

2009年,这个承载着无数人青春的品牌甚至宣布停产,一度濒临消失。

转机出现在国潮兴起的这几年。

2017年,飞跃商标终于回归上海回力鞋业旗下,老品牌开始“二次创业”。设计师们翻出1983年的经典设计图纸,保留了白帆布、黄胶底、红蓝双勾的标志性元素,同时加入潮流元素——和漫威联名推出“钢铁侠”拖鞋,与《灵笼》合作设计国漫款,甚至找香奈儿设计师跨界联名。这些创新让飞跃既保留了“老味道”,又有了“新模样”。

更关键的是,飞跃抓住了“本土化”的核心。萨洛蒙等国外品牌的鞋楦按欧美人脚型设计,亚洲人穿常挤脚;而飞跃从1958年起就为中国脚型量身定制,薄底轻便、贴合脚面,逛街、骑行、健身都舒服。上海阿姨说:“以前穿飞跃是因为穷,现在穿是因为舒服,还好看!”

再看萨洛蒙,这两年确实火——户外风盛行,“始祖鸟+lululemon+萨洛蒙”成了穿搭模板。但满大街的同款,反而让人审美疲劳。而飞跃呢?经典款撞鞋率低,联名款又各有特色,上海街头有人穿漫威款,有人穿国漫款,还有人踩着90年代复刻版,每双鞋都藏着主人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一双飞跃只要几十块,没有“fake”烦恼,性价比吊打千元级的国外潮鞋。

从“国民鞋”到“时代记忆”,从“商标风波”到“国潮复兴”,飞跃的逆袭不是偶然。它赢在对本土需求的深刻理解,赢在对文化记忆的精准唤醒,更赢在国潮兴起时那份“老品牌也能新潮流”的底气。上海街头的飞跃鞋,不仅是一双鞋,更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从“追国外潮牌”到“爱本土文化”的转变,照见了民族品牌从“沉寂”到“崛起”的力量。下次再看到有人穿飞跃,别只觉得是怀旧,那是老国货在说:“我们不仅能陪你走过青春,还能陪你走向更潮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