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300多天 患病游子千里寻亲终团圆
发布时间:2025-05-15 15:15 浏览量:3
新快报讯 “军儿,怎么不给爸爸打电话?”见到失联近一年的儿子,老人哽咽难言。近日,一场跨越千里的寻亲故事在广州市救助管理站(以下简称“市救助站”)上演。35岁的外来务工人员小军(化名)在失业和患病的双重打击下陷入困境,在市救助站的帮助下与年迈的父亲团聚,踏上了返乡之路。
失业后与亲友失联
小军来自湖北农村,与父亲相依为命长大,前几年经老乡介绍从湖北老家来广州市白云区某鞋厂打工。但是,2023年6月,鞋厂的突然裁员打破了他平静的打工生活。为了不让年迈体弱的父亲担心,他选择独自咽下失业的苦涩,辗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打零工,也逐渐与父亲及老乡断了联系。
长期的劳累与营养不良,悄然侵蚀着小军的身体。2025年4月28日,他晕倒在街头后被送往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看到他面色苍白如纸,连递到面前的热饭热菜都无力下咽,“我一点都吃不下去,恶心想吐,腿没有力气,站不住。”小军的声音虚弱无力,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安排值班医生对他进行检查,随后又将小军送到了定点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与此同时,市救助站“老魏工作室”寻亲小组和社工也开始了紧张的寻亲工作。他们通过小军的户籍地址联系上其属地派出所和村委,核实户籍信息,并将小军现状告知村党支部书记并请他转达给小军的父亲。原来,小军的父亲年过六旬,听力衰弱,父子俩失联之后,不识字且从未出过远门的他多次托老乡到鞋厂寻人无果,“我已经一年多没接到小军的电话,打他电话也没人接,真的很担心他出事……”说起儿子,父亲老泪纵横,并坚持亲赴广州接小军回家。
父子重逢泪眼相对
在老乡的帮助下,老人于4月30日辗转来到市救助站接待室。工作人员为小军父亲介绍了小军的情况后,便陪同他一起前往医院。
见到虚弱憔悴的儿子,父亲的疼爱之情溢于言表。“军儿,脚还痛不痛?腿有知觉吗?怎么不给爸爸打电话……”他颤抖着双手一会轻抚一下儿子的头,一会摸摸儿子的腿,哽咽着不停地问。小军立马红了眼眶,久久未能言语。考虑到小军的身体状况还不适宜坐车远行,工作人员建议小军在医院休养几日后再返乡。
5月2日,工作人员陪同老人来到医院,为小军办理了出院和离站手续。此时的小军精神状态已有很大好转,但走路仍然比较吃力。工作人员推来早已为他备好的轮椅,护送父子俩至高铁站乘车,协助其顺利踏上归途。“谢谢政府!谢谢广州市救助管理站的帮助!”分别处,小军父亲拉着工作人员的手反复道谢。
记者了解到,在帮助受助人员寻亲归家的道路上,市救助站“老魏工作室”寻亲小组及驻站社工始终全力以赴,通过传统方式与科技手段相结合,不断拓展寻亲路径,寻亲工作硕果累累,连续多年实现 “低安置率、低滞留率、高周转率”,让离散的家庭得以团聚,重燃生活的希望。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经帮助25名受助人员成功寻亲,与家人团聚。
采写:记者潘芝珍 通讯员屈丽丽 李雅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