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鞋底 专治各种不服!
发布时间:2025-06-06 00:44 浏览量:13
从上海乘飞机到广州,落地后打车半小时左右的路程,就是极度配速广州之行的目的地。我们将在这个阳光明媚,绿树成荫,风景秀丽还有池塘的好地方度过48小时。
1935年, Vitale Bramani先生的六位小伙伴在登山中遭遇意外不幸罹难,这场意外激发了他想要保障人们在山野间更安全的欲望,Vibram这个品牌应运而生。如今对于跑者们来说,Vibram已经是大家最熟悉的LOGO,近百年来Vibram帮助跑者们在越野赛道上一次次安全稳定的刷新奇迹,黄金八角标已不止于一个品牌的LOGO,而是人类征服山野过程中,留下的永恒烙印。
1998年Vibram中国生产中心正式开始运营,2009年广州正式建成了Vibram全球最大的技术研发中心。对于大部分跑者来说,有关Vibram的了解主要集中在越野跑鞋领域,这也是广州之行我们率先开启的环节:踏冰、攀岩、爬坡,这块橡胶的全能故事让我们叹为观止。
Vibram中国总部体验的首站,我们来到了品牌全球最大性能测试中心,这里是Vibram大部分产品测试性能的核心区域,在这里我们将直观感受黄金八角标在户外环节的强势表现。
首先我们被带到了一间冰室,当然不是来饮茶~而是在零下环境里进行一场冰上拔河。比赛中右侧45公斤的女测试员虽然体重更低,但却可以瞬间把左侧80公斤的男测试员拉动。秘密就在于女测试员的鞋底,搭载了Vibram湿冰止滑技术,即使在冰冻路面上依然能够牢牢锁住地面。
攀岩鞋底都是大平片造型,没有我们熟悉的底花设计,而真正发挥效用的正是Vibram的“配方”。Vibram鞋底配方并非单一材料,而是针对特定功能需求设计的橡胶化合物。如XS EDGE配方主打户外石头边缘的抓力;XS GRIP配方主打在岩面的止滑。
Vibram在性能测试中心的室外还设置了一个坡度极大搭配光滑石板斜坡,这里是防滑性能的测试区域。工作人员在大斜坡泼水而下,测试跑者依然可以在湿滑斜坡上稳步前行。而测试跑者穿着的鞋款正是搭载了Vibram最新MEGAGRIP ELITE配方的Norda 005。
从冰上拔河、攀岩再到斜坡湿地,Vibram在测试中心让我们见识到了不同配方在不同场景下的强势,惊叹性能测试中心面面俱到的同时,一个问题也抛到了我们面前:Vibram近百年来在山野间的稳定表现,难道仅仅是配方一个层面吗?在Vibram团队眼中,配方、设计、技术这几个环节相互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在广州,Vibram设计研发团队的工作人员被称为「师傅」。
带着之前性能中心的疑问,我们咨询了Vibram设计研发团队的Roger、Lucy、Pauline,3位师傅与我们共同分享了Vibram配方、设计、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
来自Vibram模具团队的Roger在登山鞋款的外底设计研发环节有丰富经验,在他看来配方、技术、设计之间是一个互相赋分的环节。在现场他向我们展示了登山鞋款的外底,它们都采用了比较传统的登山设计形式,其中大橡胶颗粒形状设计的沟壑和缝隙能够有效排泥,是一种自清洁设计,橡胶颗粒侧墙上面的凸耳齿花会在上下坡的时候给予我们双脚更好的牵引和刹车辅助。
这就是在用技术来给配方和设计环节赋分;而另外一双鞋款要应对的环境更为复杂,所以能够看到Vibram ARCTIC GRIP湿冰止滑技术和Vibram专门的复合橡胶配方相结合,搭配为登山鞋底而配的拧钉设计,以保证更复杂和困难的路面行进,这也是技术设计与配方之间的相互赋分。
同样的问题延伸到越野跑领域,Lucy与Pauline两位师傅带来了三双极具代表性的鞋款对我们进行了详尽讲解。三种大底分别是我们在性能测试中心体验的Norda 005的极简风格、X-BIONIC 独特网状设计,以及前不久极度配速刚完成长距离测评的凯乐石FUGA EX PRO的全覆盖形式。
比如Norda 005每个方向都不同的颗粒能够最大限度保持稳定性与抓地力,而中间颗粒分散还可以有效排除泥沙。但其最核心环节是要保证轻盈减少负担,所以搭载了Vibram的LITEBASE超轻科技,本身会让外底部分更为轻的同时,齿花设计也会保留极简的品牌风格。
X-BIONIC网状形式是Vibram团队与品牌从材料选择到配方研制历时3年研发而成的结果。镂空设计形式的主要目的是「控制」,不仅要考虑抓地力,还要考虑稳定性、颗粒相对的独立性。网状格式更能适应不平坦路面,运动过程中的离心力也能够帮助迅速排除泥沙。中底的整个框架可以包裹住鞋面更能体现其越野性。
凯乐石FUGA EX PRO选择了全覆盖设计形式,外围颗粒较高主要提升稳定性,中间部分的较低的颗粒起到提升牵引力作用,保证抓地和稳定性。同样使用了LITEBASE超轻科技,FUGA EX PRO使用了MEGAGRIP经典止滑配方,与Norda 005搭载的MEGAGRIP ELITE配方有所区别。
通过几位师傅的讲解,我们对Vibram在外底研发过程中配方、技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性能测试中心负责人Shirley所说:“与运动鞋中底配置不同,Vibram的大底本身没有高低配之分,也不会因为跑者的运动能力进行层级分配,只有针对不同场景与需求进行调整。”每个大底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形式,都是师傅们在几个环节相互调节所带来的丰富变化,并在性能测试中不断完善而成。
这种感觉与中底泡棉千人千脚的体验不同,Vibram在外底环节从抓地、止滑再到耐久,是坚持”一千个场景有一千个鞋底解决方案“的原则。百公里比赛下来的磨损程度、选手是否摔倒、最终完赛成绩,这些非常直观的反馈就是对Vibram性能表现的最好诠释。就好像那句电影台词说的「一横一竖」,能抓住地的站在那,抓不住的就只能躺下咯~
V底涵盖的面也不止于「跑」,在更严峻的工作场景,涉及工作安全和生命安危,V底也同样权威。广州之行Vibram团队为我们展示了品牌超出越野跑、登山徒步这些户外元素的「更多可能」,关于这些故事敬请期待我们的下一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