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脚不怕穿鞋”,中南半岛不可忽视的特战力量-越南特工队

发布时间:2025-07-10 18:04  浏览量:3

各大平台搜索:@极战术

让外行人看更多“门道”!

越南人民军特工部队(Binh chủng Đặc công, Quân đội Nhân dân Việt Nam)组建于1964年,并在10年的抗美战争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战争期间,他们对敌方展开了长期的游击战,给敌方的主要机关、重要军事设施、后勤系统以沉重打击。战争结束后,越南不断扩大和强化特工部队,发展成拥有13个特工团、1个空降旅、总兵力达2万人的庞大部队,在维护越南国家安全和反恐行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越南特工队标志。其历史和越南武装力量创建的历史一样久远,随着越南军事形势的需要而产生,又随着越南人民军的发展而不断壮大)

有关越南特工部队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越南抗法战争(1945-1954年)时期。当时为抗击法国的入侵,越南在各地组织了精干的小分队(别动队、南方城市工作队、越南人民军武装侦察队和敌后武装工作队),他们通常利用丛林或夜间环境袭击敌军的各级指挥所和重要军事设施,令法伪军寝食难安。

(照片为在抗美战争中的特工队,鬼魅一般的战斗风格让敌人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在抗美战争中准备袭击永林基地的特工队)

1964年,越南将零散的特种小分队集中起来,正式扩建组成了第一支特工部队-第305特工师。在任务性质上,越南特工部队又分为特工、水下特工、空降特工等。1967年3月19日,这些股力量合编成为特工部队,在河内成立了特工部队司令”,正式成立特工兵种,直属于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部,管辖领导特工部队作战和训练等事宜。

它被认为是越南武装力量“特别精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在10年抗美战争中(1965—1975年),他们和美伪军展开了长期的游击战,给敌军的首脑机关、重要军事设施、后勤系统以沉重的打击,被称为“越南的B52轰炸机”或“丛林变色龙”。

(1975年第126军团特种部队侵入南沙群岛

越南战争结束后,特工部队曾经进行精简。但由于1977年越南入侵柬埔寨,为满足其政治外交的需要,又对特工部队进行了扩大和加强。

(特工部队的训练以残酷著名,能通过人的也是百里挑一的硬汉)

在战时,特工部队需要深入敌方腹地完成其它兵种难以完成的任务。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行刺对方重要的军政人物。

2.刺探或窃取对方军政情报及新式武器装备。

3.攻击和破坏对方重要军事目标,消灭对方重要战略物资和有生力量。

4.潜入对方的指挥.通信系统或重装备集结地,里应外合进行作战行动。

5.进行各种侦察活动,为己方的炮兵、航空兵等指示目标。

(特工部队十分重视基层单位的训练,并认为“作为部队的基层作战单位,班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班组任务完成了,整个部队才能完成任务。而短衣短裤、手持轻武器、裸露处涂满伪装的形象,则是大家对于他们的固有印象)

在编制上,特工部队主官实行“一长四副”制,即:团长、副团长兼参谋长、政治副团长、后勤副团长、技术副团长。越南特工部队的现行基本编成为团、营,最大编制是团(旅),团营均按三三制编成。

每个团编员为1600余人,下辖3个特工营以及侦察连、火力连、军医连、警卫排等分队。每个营编员力400余人,下辖3个特工连以及火力排、侦察排、通讯排、警卫班等。每个特工连编员为100余人,下辖3或4个特工排,每个排编有3个战斗班组,是执行作战任务的基本单位。

(特工部队所使用的武器以越南的国产武器为主,而且多为授权生产,整体偏向于俄系风格。偶尔也会有一些进口武器)

在标准的战术训练中,特工人员一般会编成为主攻组、火力组、次要方向组、预备队、保障组等。对于这种基层的特工单位,越军会特别强调“精、强、轻”三大事项。首先是人员精干,每组一般在3至5人;然后是火力强大,在武器选择方面必须符合要求;最后则是装具和装备携行轻便,以适应越军快进快出的打法。

(越南第113特战旅进行武器装备展示。本次展出的除了他们的常规武器和镇暴装备外,还出现了相当多的通讯设备和特殊装备,其中有不少都是以色列制造或以色列授权生产的产品)

至于具体有些啥型号,以后小编会单开几期来专门介绍,因为内容实在是太庞杂了,远不是今天这一期节目能讲得清楚的。

(与其他兵种强调协同不一样,特工部队更多的是独立执行任务,一是因为他们有着较强的军事素质,能较好的独立完成任务。二是他们的编制和装备较合理,操作起来简便易行。三是他们的作战方法非常适于独立机动作战)

越南特工部队总的作战思想是:“坚决勇敢,隐蔽突然,出其不意,击其要害,以少胜多,以小胜大,近战夜战,速战全歼”。特工部队对指挥的要求是:“及时果断,深入细致,周密准备,确有把握,独立战斗,主动配合,密切协同,机动灵活”。经多年战争锻炼,其技战术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且颇具自身特色。

(在执行特殊任务时,特工部队还会装备低致命武器或者化学武器等。在通信联络器材上,越军特工部队特别重视电台的小型化、保密化。此外,特工部队还备有便服及交战国军服,以供渗透、侦察时使用)

同时,特工部队也善于伪装作战,为达到行动的突然性,除利用黑夜、大雾等气候以及复杂的地形条件作掩护外,他们也非常重视伪装。在潜入敌方纵深前,他们常化装成对方的军人或者百姓,使用敌国语言以获取情报。在执行接近或潜伏任务时,会通过伪装与当地的环境及植被融为一体;为防止对方警犬和家禽、家畜警觉,有时甚至会以大蒜、胡椒、辣椒等进行涂抹。

(到底“会说话的树”的头衔不是吹出来的。如图所示,越南特工队的伪装水平是相当高的,哪怕贴身走过也很难发现,而且他们还擅长利用简单的条件进行陷阱埋设,能给敌方带来不小的麻烦)

具备超强的生存能力和狡诈多变的行动风格是特工队员的显著特征,外界通常将其总结为:“袭、变、溜、藏、骗”。“袭”就是以偷袭方式,出奇不意攻击对方,险中求胜。“变”就是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快速藏起装备,化军为民;或伪装成对方人员,蒙混过关。“溜”就是在目标暴露时,便化整为零,利用有利条件溜之大吉。“藏”就是利用一切可以藏身的地方进行隐蔽躲藏。“骗”就是假装受伤、假装投降或诈死,趁对方不备突然发难。

(越南特工部队也是以能够吃苦而闻名世界的。队员除了经常衣不遮体、光着脚板作战之外。执行任务时,每个特工队员通常只带2至3天的给养,其余的全靠自己的野外生存技能)

在突遭对方攻击时,不管对方在什么位置,距离有多远。特工队员通常会先打一轮点射,同时隐入草丛然后消失。因为他们的战术原则主打的就是,不恋战、不纠缠,打不赢就化整为零,化军为民,分散逃窜。

(除了特战和反恐任务,镇暴也是越南特工部队的任务之一)

所以,在战场上很少能见到成群结队的特工部队行动,通常也只能看到3至5人的特工小组,他们带着冲锋枪、手榴弹、匕首等武器轻装上阵。其它的特工队员则隐藏在暗处,只要敌方对其采取行动,就会遭到越来越多的特工队员围攻。

(建议在WIFI下观看视频哦!)

祝君阅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