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不让我回家却要钱,我该给吗?网友吵翻了!儿子回答让人泪目

发布时间:2025-07-11 02:45  浏览量:2

“爸,今年我想回家过年。”小魏对着手机屏幕轻声说。父亲的回复却依旧冷淡:“别回来了,把钱打给我就行。”小魏盯着那几个字,鼻子一酸。这已经是父亲第三次拒绝他回家了。

小魏心里明白,父亲不是不想见他,而是怕他看见家里的窘迫。某公益组织的调查显示,52%的进城务工人员都曾遭遇过“亲情转账”的困扰。父亲嘴上说“家里都好”,可账本上清楚地写着:路费够买三袋化肥了。视频通话时总说“信号不好”,其实是怕儿子看到漏风的窗户和破旧的屋顶。

母亲偷偷告诉小魏,父亲夜里腿疼得睡不着,只能靠止痛片撑过去。邻居发来的照片里,饭桌上半个月都是咸菜。这些话父亲从未提过,他只是在电话里淡淡地说:“你照顾好自己。”

网上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说:“要钱不要儿,养条狗都比他强!”也有人反对:“这是情感勒索!”还有人晒出爷爷当年饿肚子也要让女儿回家的例子。但小魏只说了一句话:“他第一次问我要钱,手抖得连收款码都拿不稳……”

山东农村的父亲们,常常摔断腰都说“没事”。他们存折的密码,是儿子的生日。他们不会说出口的话太多太多——“我在工地摔了”其实是骨折卧床两周;“家里都好”可能是母猪病死没钱再买;“你照顾好自己”真正意思是“别像我一样苦”。

一天深夜,母亲突然打来视频:“你爸又去捡废品了……他存折里给你留着结婚钱……”镜头晃了一下,父亲抢过手机低声呵斥:“胡说什么!”

小魏陷入两难:给钱吧,怕助长父母的依赖;不给吧,又不忍心看他们吃低保。最后,他还是转了3000元,在备注栏写下:“买双棉鞋。”父亲收款后发来语音:“……鞋够穿。”点开详情,这笔钱至今未取出。

留言区热评如潮:“我爸也是这样!”“看完给老家转了500。”那个最嘴硬的人,可能正在等你主动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