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怕自己一生碌碌无为,还要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发布时间:2025-07-12 17:00 浏览量:4
《平凡的枷锁》
凌晨三点的写字楼还亮着半层灯,玻璃幕墙上的光斑像未熄的烟头。我盯着电脑里反复修改的方案,忽然想起父亲退休前总说“平平安安就好”。那时觉得这话像块褪色的旧毛巾,直到看见地铁里啃着冷包子赶早班的年轻人,才惊觉我们都在同一条跑道上——既怕冲不到终点,又怕承认自己根本跑不动。
楼下的修鞋摊摆了十五年,老周的手总沾着黑鞋油。他能用三秒钟穿好断线的拉链,却要花十分钟听顾客抱怨老板的刻薄。有次我问他会不会觉得日子太重复,他正给一双红皮鞋钉掌,头也不抬地说:“你看这鞋跟,磨平了就换,换了还能走很远的路。”
去年冬天在医院陪护,邻床是位退休教师,每天靠在床头写回忆录。我翻看那些泛黄的纸页,发现大多是些琐碎事:教过最调皮的学生后来成了消防员,某次公开课上掉了粉笔头引得全班笑,老伴第一次送的围巾其实织错了花纹。“年轻时总想着要干成点大事,”她摘下老花镜笑了,“到老了才明白,能把小事记一辈子,本身就是件大事。”
地铁进站时带起一阵风,吹乱了站台广告牌上“成功学”的标语。我忽然想起小时候画全家福,总把太阳涂得格外大,因为妈妈说过,阳光落在每个人身上的分量,其实都一样。
或许真正的困境从不是平凡本身,而是我们总在年轻时把“不凡”当成标准答案,却忘了人生本就该有千万种写法。就像老周修过的那些鞋,有的去过高楼大厦,有的走过田间小路,最终都会在岁月里留下独属于自己的磨痕——那不是失败的印记,而是认真活过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