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未冷 热血已燃!他刚下赛场立马“上病床”
发布时间:2025-07-16 18:37 浏览量:10
球鞋上的汗水还没干透,他就躺上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病床。
杭州长江实验小学体育教师、楼BA天水赛区球员戴赛崖的“赛场”,在几天之内从篮球场的激烈拼杀,切换到了关乎生命的无声战场。
今天,在杭州某造血干细胞定点采集医院,46岁的戴赛崖平静地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拱墅区教育系统首位捐献者(浙江省第1233例、杭州市第386例)。就在几天前,他刚在杭州市商务社区街头篮球武林争霸赛(天水赛区)42进16的小组赛中拼杀,他不仅上场助力球队从42支队伍中成功突围16强,更在住院准备捐献期间,特意请假赶到16进7的赛场边,为队友们呐喊助威。
而今晚,他引以为傲的学生——正征战“浙BA”联赛、身高臂长神似文班亚马的杜浩天,将代表队伍迎战强敌萧山。两代体育人,用不同的赛场故事,让这个夏天的热血有了传承的温度。
7月11日入院时,戴赛崖标志性的大号旅行背包格外醒目,里面装着运动鞋、换洗衣物和旅行杂志。这双球鞋陪他经历了楼BA小组赛(42进16)的拼杀晋级。然而,当球队冲刺(16进7)时,他因捐献前的准备住进了医院。“前两天住院了嘛,但心里放不下队友。”戴赛崖说,“那场我是特意请假出来,到场边给他们鼓劲加油的!”虽然自己无法再次上场挥洒汗水略显遗憾,但看着背包,想到里面承载的“终极任务”,他感到无比值得。“赛场上的全力以赴和救人时的绝不退缩,本质上是一样的。”他望着背包里的球鞋,目光坚定。
这份坚定,源于25年的热血长跑。2000年教师节,武林广场的第一次献血,成了他“善意长跑”的起点。25年间,他累计献血总量高达11000毫升(相当于两个成年人全身血量),是浙江省“无偿献血金奖”获得者。去年1月,45岁的他赶上中华骨髓库登记的“末班车”,没想14个月后,十万分之一甚至百万分之一的奇迹降临——与一位患者初配成功。“听说对方已进入清髓状态,退无可退,我不能掉链子。”为了不影响学生毕业季,他特意将捐献安排在学期结束;二次体检时指标有过波动,他坦言比打篮球决赛还紧张,“不是怕疼,是怕辜负那份生命之托。”
听闻老师捐献的消息,戴赛崖的学生们纷纷发来祝福。其中,正征战“浙BA”的杜浩天尤为激动,专程在老师备捐间隙前去看望。“老师!您可一定注意休息,多吃点好的补补,顺顺利利的!”同为篮球痴迷者,他们的见面方式自然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戴老师,您还是那么热血!”“您就是我们心中绝对的好人!”学生的真挚祝福,让这位操场上挥洒自如的硬汉眼眶湿润。今晚,杜浩天将在浙BA赛场迎战萧山,谈到爱徒的表现,戴老师评价道:“我觉得浩天在场上拼劲很足,发挥得很不错,希望他今晚放开打,赛出最好水平。”
采集室里,虽然没有家人陪伴,但戴赛崖并不孤单。手机里存着跨越25年的学生祝福,背包里装着那双征战过小组赛的球鞋和对远方的向往,心中满载着对那位素未谋面患者的祈愿。整个过程持续了5个多小时,216毫升饱含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紧急送往患者所在医院。
“不知道对方是谁,多大年纪,只希望我的造血干细胞能帮他闯过难关。”戴赛崖想起了旅行中见过的无数风景与笑脸,也想起了球场上队友们的击掌和学生的跳跃,“希望他(她)康复后,能尽情奔跑,看看远方的风景,感受人间多彩,将来有机会,也帮一把别人,让善意像传球一样扩散。”捐献后,戴赛崖将稍作休整,然后重回操场。
楼BA的征程虽因他的暂时缺席而少了一位斗士,但他用滚烫的热血,在更广阔的“生命赛场”完成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助攻”。而今晚的浙BA赛场,聚光灯下,杜浩天——这位承载着恩师精神火种的年轻球员,将在与萧山的激战中,用实际行动诠释这份热血的传承。
篮球,不止于胜负;奉献,永不停息。今夜,赛场的热血与生命的希望,在师徒二人跨越空间的接力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