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手艺人——挖“鸡眼”
发布时间:2025-07-18 13:47 浏览量:1
鸡眼,不是鸡的眼睛,而是长在人脚上(也偶见于手)上的圆锥状角质增生性损害,形状似鸡的眼睛,故称“鸡眼”。
人手脚的一些特定部位,由于长时间反复受压和摩擦刺激,或赤着脚、穿着草鞋下地干活时被木质尖刺扎破手脚,或被带刺的花草扎伤,未及时清除或清除不彻底,都会成为鸡眼的潜在隐患。扎入肉里的刺,对于人来说是个外来“异物”,就会激发人体免疫细胞识别、包绕,形成一个块状物,久而久之便会成了鸡眼。
鸡眼一旦形成,走路时若恰好踩在泥块或石子上,疼痛如针刺般难以忍受,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早些年医疗条件有限,只能求助外科手术切除,倘若清除不尽,稍留一点残余在里面,时隔不久又会复发。何况,为了一个鸡眼去动手术,既舍不得花钱,又担心手术后歇在家里出不了工,便能熬则熬,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会寻求医生解决。
长鸡眼的群体主要是农民,在农村经常会遇到挖鸡眼的手艺人走村串户,边走边喊:“挖鸡眼,挖鸡眼啦。”长有鸡眼的人,听见有挖鸡眼人来了,便忙迎了出去,又难免忐忑不安地问:“行不行啊?”
挖鸡眼人笑着说:“不行不要钱。”
“真的假的?”长鸡眼的人依然不放心地问。
挖鸡眼人说:“看你说的,我又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你去打听打听。”
于是,双方讨价还价,面对面坐下来,长有鸡眼人的脚跷到挖鸡眼的人面前。挖鸡眼人查看一番后,取出随身携带的工具,在鸡眼上左拨弄右拨弄,突然稍用力一推一挤,一个圆滚滚的鸡眼掉了下来,有的皮肤上竟无一丝渗血,即使有渗血也微乎其微,真是神了。长有鸡眼的人轻松试走几步,一点不觉得疼痛。爽快付了钱,说一声:“谢谢师傅。”快活得像三岁小孩,几乎活蹦乱跳起来。
有的时候,在乡村集会上,挖鸡眼人摆一个小摊,地上放一小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鸡眼,以显其能。长有鸡眼的人在小摊前停下脚步,踌躇了半天,问这问那,还是下不了决断。挖鸡眼人猜到他(或她)心里是怎么想的,便婉言解释一番,才好不容易令他(或她)安心坐下来,还是害怕得闭着眼转过身去,不敢看挖鸡眼人如何操作。不知挖鸡眼人在鸡眼上涂了些什么,或许是用了麻醉药,也或许是麻沸散之类,开始挑、剥、推、拔,随着一声:“好了。”长有鸡眼的人难以置信地睁开眼,转回身,盯着挖鸡眼人问:“挖掉了?”“不信?走几步看看。”挖鸡眼人一边收拾着工具一边说。长有鸡眼的人似信非信地站起来,走了几步,才心满意足地付了钱。
随着人们医学知识的普及、健康意识的增强,逐渐认识到挖鸡眼这种有创手术在旷野下操作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甚至会感染传染性疾病。如今的去除鸡眼的医疗技术日趋成熟,微波、激光、电凝、化学剥脱,等等,鸡眼只不过是一个微创手术,还是去医院治疗更安全些。何况,如今的农民种田都机械化或半机械化了,不再赤脚或穿着草鞋下地干活,不必担心被尖刺扎破手脚长成鸡眼了,挖鸡眼的人也日渐失去了发挥其特长的机会,以至销声匿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