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别名更改为“便州”,是社会发展的进步还是封建残余的复辟?
发布时间:2025-07-19 20:48 浏览量:1
豪门内斗,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就在中国大陆领土范围内消失了,群众们想吃瓜,基本上只能看香港等地看赌王、李家、霍家等豪门的八卦。
因此,娃哈哈宗家的私生子继承权纠纷,可以说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起广为人知的豪门内斗事件,可以说该事件将为改革开放、独生子政策施行以来,新中国本土富豪安排身后事提供一个宝贵的样本。而宗庆后本人的风评,也因为该事件从“全国劳动模范”变成了“穿了一辈子破鞋,也搞了一辈子破鞋”,可谓是倍极哀荣了。
与此同时,与娃哈哈休戚与共的杭州市,也莫名其妙地出手了,这就是让全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杭州改名“便州”事件。
说起来,杭州别称便州,还要追溯到南宋时期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这首诗学过初中历史的同学肯定都了解,全诗为: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便州。
原诗“便州”本作汴州,指代北宋的都城汴梁城,即今开封,用于讽刺南宋朝廷不思北伐收复失地的偏安心态。随后世人以“便宜都城”为由,将其改为“便州”。随后到了明代,便,从“方便一下”开始,逐渐有了“大方便”、“小方便”的意思,最终演变成我们目前熟悉的略带粪臭味的“便”字的意思。
最近杭州余杭区,先是自来水管里涌出粪水,后又以减免5吨水,也就是20多块钱的处理方式,让杭州坐实了“便州”这一别称。
自来水不能喝,人们自然需要买桶装水,无形中,算是支持了娃哈哈。水,这一纽带,将原本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两个大瓜,绑到了一起。然而到底是不是真的毫不相关,谁又说得清呢?
不过后续还有人找出杭州西站的设计,差不多就是一个人蹲在马桶上方便的形象。如此一看,杭州的这个规划,还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啊。
赞同请转发,喜欢本文的话,欢迎关注活在信息时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