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al(凉鞋与scandal(丑闻有点像

发布时间:2025-07-23 01:44  浏览量:1

汉语有“搞破鞋”,英语的凉鞋sandal和丑闻scandal也很像。

sandal的读音/ˈsændəl/, scandal读音/skændəl/。

sandal源自古法语 sandale,往前追到中世纪拉丁语 sandalum和拉丁语 sandalium。中往前是希腊语 sandalion。再往前可能来自波斯语和梵语。

sandal是一种鞋子,底部通过带子固定在脚上,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常见鞋履。14世纪末期在英语中使用。

scandal源自法语scandale和晚期拉丁语scandalum。最终可以追溯到希腊语skandalon,原意是“绊脚石、冒犯;为敌人设下的陷阱或圈套”。再往前可能 为原始印欧语*skand-。

英语自1580年代起,scandal开始用来指“损害名誉的行为”。1590年代起,这个词开始被用来指“恶意的流言蜚语”,以及“令人震惊的状态、行为或事件;那些引发丑闻的事物”。

因此,sandal(凉鞋)与scandal(丑闻)这两个词在英语中虽然拼写和发音相似,但从词源和意义上来看,它们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但由于二者在拼写和发音上的相似性,可能会导致一些混淆或双关语的产生。例如,在某些幽默或文学作品中,可能会有意地将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制造一些有趣的双关语。然而,这种联系更多是人为的联想,而不是语言学上的直接关联。

另外,穿着凉鞋可能被视为一种随意或不正式的行为,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引起争议或被视为不合时宜,从而与丑闻有一定的关联。不过,这种联系更多是人为的联想,而不是语言学上的直接关联。

汉语“搞破鞋”一词可能源于旧时妓院以破损绣花鞋为标识的习俗,后经语义嬗变成为对不正当男女关系的贬称。

“破鞋”字面义指破损的鞋,但在清初的《锺馗斩鬼传》即有“耍得破鞋”,暗指嫖娼行为。旧北京八大胡同的暗娼、私娼无固定字号,常在住宅兼“工作室”的大门外悬挂一只绣花鞋作为招揽客人的幌子。日久天长,风吹日晒,绣花鞋逐渐破损,成为“破鞋”。

“破鞋”起源还有矿工说和阎婆惜的谐音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