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可笑的“一眼假”文物鉴定法

发布时间:2025-07-17 21:20  浏览量:1

人类社会走到今天,“术业有专攻”已经到了极致,再下来“术业专攻”的工作就要交给AI了,人类最聪明的头脑都不够用了。可是最近,偏偏就有一位艺术史的黄教授用“常识”跨界挑战考古学,其最著名的论断就是“一眼假”。

马未都先生曾讲过一个小故事,早年曾有一个人请马先生鉴定一个瓷器,事先告诉了马先生是个什么类型的瓷器。上门时该人用报纸把瓷器裹得严严实实,没等那人除去报纸,马先生就说“这个东西不真”,那人的惊讶可想而知:您连看都没看,就说是假的,这也太......。马先生解释道:“这类瓷器没有这么大个的”。当然,事后证明马先生是对的。

上面的真实故事,笔者起名叫做“闭眼假”吧,这可比黄教授的“一眼假”还要厉害和夸张,但是,笔者服气马未都先生的“闭眼假”,却反对黄教授的“一眼假”,为什么?三个字:专业性!马先生就是中国瓷器鉴定方面的顶级专家,而黄教授却是考古学的门外汉,主要靠“新旧”来判断文物的真伪,有时还扯一点物理学。黄教授,您是文科生,扯物理是要被打脸的。

多说一句,即便是马未都先生,他也只是在几个特定的鉴定领域中是专家,也不敢包打所有的文物领域。而黄教授则语不惊人死不休,妄言“西方文明全是伪造的”,笔者就不揣测其背后可能的经济利益目的了。

不论是科学界还是法律界,有个基本原则:谁主张,谁举证。如果不采取这个原则,而是要求“自证清白”,这个世界就会乱套了。比如,某个吃瓜群众“质疑”某位政府官员贪腐,不提供相关的证据,或只是一些无厘头的证据,就要求政府彻查或让该官员自证清白,大家不觉得这事很荒唐吗?然而,如今“西方伪史论”者,要求埃及文物部门、上海博物馆或北京大学提供埃及草鞋的碳14报告,是不是同样的荒唐呢?

我国的兵马俑在经过处理后,“新”得栩栩如生,黄教授怎么不说“一眼假”呢?笔者很怀疑黄教授到底去过几个国内外的博物馆?给人一种“少见多怪”、没见过世面的感觉。对了,世界各国对展出的历史文物,在保证文物安全等严苛要求的前提下,都会进行美化处理,这就好比我们(尤其是女子)会见宾客,总是要事先打扮一番,以示尊重。这点黄教授和其支持者们是否知道?拿“文物新”作为质疑的理由,难道还不够无厘头吗?

马王堆出土的漆器实物照片,你就说新不新?这些黄教授敢说“一眼假”吗?

很多人责问:难道不能质疑吗?当然可以质疑。但是,对待质疑有几种不同的态度。

1. 非专业的质疑,比如这次艺术史的黄教授对中国西方文明史提出的质疑,其中涉及大量的考古学专业领域,“一眼假”已充分说明黄教授是考古学的门外汉,专业人士一般不愿意下场辩论,一来有些掉价,二来专业人士往往不具备较高的辩论技巧,最后落个“说不过”的下场,因此最好不下场。

2. 专业性的质疑,这往往通过发表论文和学术交流的形式开展,严格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证据不够确凿的情况下,某个质疑,哪怕后来证明是对的,当时也不会被学界所认同。举例,好多年前,西方一直不承认中国夏和商朝的存在,但甲骨文出土后,西方历史学家马上承认了商朝,这不是“变脸”,而是遵循科学的“实证”原则。目前,西方依然不承认夏朝的存在,中国人,包括笔者本人,相信夏朝是真实的,可惜证据不足(本文就不展开了),中国的考古学家就有举证的义务(因为是我们主张的),这么多年一直在为此而努力。

“西方伪史”的拥护者们质问道:你东拉西扯,转移话题,你敢说说古埃及的“新”草鞋吗?这些草鞋做过碳14鉴定吗?

专业的事情肯定要查论文了,“西方伪史论”者,包括黄教授,查过多少篇专业的论文?下面的文字来自网络(https://kandian.sina.cn/article_7295052889_1b2d1ac59040017cqa.html)

上述草鞋的年代比当下引发争论的上海博物馆展出的那双古埃及草鞋还有早几百年,距今接近4000年了。这样黄教授及其支持者就会认错吗?当然不会。笔者下面模拟一下他们胡搅蛮缠的嘴脸。

1. 这是那双草鞋,不是这双草鞋,我们就质疑上博展出的这双草鞋是新的。你们为什么不敢给这双草鞋测一下碳14?

答:这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没有必要的问题。试想,你在曹操墓中出土了一双草鞋,你需要给它做碳14吗?上博展出的这双草鞋,其墓主人是非常明确的,而他们在史书上是有记载的,生活的年代没有歧义,如同曹操一样。

笔者在网上回帖时抛出上述观点,马上有人反驳说“曹操墓的真伪还未确定”。好吧,诸位看看笔者都是在与谁争论,有可能赢吗?

1. 有人接着反驳:黄教授质疑的哪是这双草鞋,整个西方(含古埃及)历史都是假的。言下之意,那个墓主人是西方史书编造的,古墓及其里面的文物,都是后来刻意伪造的。就请问埃及和西方的历史专家&学者:如果不采用“谁主张,谁举证”的科学范式,面对中国“西方伪史论”者的全面质疑和否定,你们该如何自证清白?!第一反应是不是:这群蠢货,懒得理你们,认真我就输了?

2. 笔者假设一种情况,埃及的历史学者反问中国的“伪史论”者,满足什么条件你们才会承认西方的历史是真实的呢?换句话说,如何才能证伪“西方伪史论”呢?笔者敢保证,包括黄教授本人在内,没有一个人能给出清晰、明确的答案。结论就是:“西方伪史论”永远不可能被证伪。他们一开始质疑草鞋太新,你说(1)文物看着很新是常态;给出他们之前不知道的新疆出土的草制品;(2)说明同时出土的还有很多破旧的草鞋,旧的东西是不是就真了?不行,他们转移话题:没有碳14测定,我们就是不认。好,你给了另一支草鞋的碳14的年代,他们又说:那支鞋不能代表这支鞋。拜托,你们之前可是质疑没有草鞋能够保存到3~4千年以后的,现在又改口计较“这一支和那一支”了?换句话说,你拿出再多的碳14证据,也不能证明大部分的西方文物的真实性,..........,总之,这种胡搅蛮缠可以一直持续下去,西方文明必须是假的

3. 黄教授除了“一眼假”之外,还擅长简单的推理,比如推导出“(两河文明的)乌鲁克5000年前是大海”,其逻辑好比:某地方的交通厅前三任厅长都曾贪腐,因此第四人厅长也必是贪官。这个推理是不是无懈可击?还有,黄教授及其支持者经常用“风化”来说明文物(比如楔形文字的泥板)不可能保存几千年而如新。拜托,风化指地表之上的东西,要有风,有雨,有阳光,埋葬地下的文物哪来的风化之说?

4. 与“西方伪史论”者辩论,就好像给一个小学生解释微分几何,浑身的无力感,最好的策略就是躲得远远的。黄教授还偏偏不依不饶,指名道姓要与专家辩论。梁静茹又复出了?

就此打住吧,笔者非常清楚,说再多也不可能改变这些“西方伪史论”者的观点,他们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还是那句话:科学一向允许质疑,但请自行举证!科学不接受无脑的质疑,比如,新的文物就是“一眼假”,“乌鲁克5000年前是大海”、以及类似“第四任交通厅长也是贪官”之类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