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里的永恒匠心

发布时间:2025-07-25 02:48  浏览量:1

摄影、文字/隋信海

2015年7月26日,朝阳初升,我怀揣着对美的渴望,向着鹚鹭湖花海疾驰而去。那片绚烂的花海在晨光中摇曳生姿,每一朵花都像是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我沉醉其中,用相机贪婪地捕捉着每一个瞬间。直到九点多,疲惫席卷全身,我回到辽源,倒头便睡,结束了这场与花海的浪漫邂逅。

午后一点多,阳光正好,我与光影作画相约前往五高中,去拍摄那即将拆除的教学楼。教学楼的墙壁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每一块砖瓦都承载着无数的回忆。我们穿梭在其中,用镜头记录下它最后的模样。拍摄结束后,饥饿感如潮水般涌来,我迫不及待地走进粥铺,大快朵颐,享受着美食带来的满足。而光影作画却发现他的摄影包拉锁坏了,于是我们来到了附近的一家修鞋铺。

推开修鞋铺的门,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狭小杂乱的屋子,修鞋杂物随意摆放,却透着一股独特的烟火气。修鞋匠坐在缝鞋机后,他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面容周正,专注地摆弄着手中的活计。那穿针引线、修补拉扯的动作,是如此娴熟,如此认真,仿佛手中的物件就是他的全世界。

我在门口的小板凳上坐下,和光影作画以及那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但我的目光,却始终被修鞋匠吸引着。他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周围的嘈杂仿佛都与他无关,那一刻,他仿佛与手中的物件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最美的画面。我不由自主地拿出相机,想要记录下这平凡又动人的瞬间。老太太热心地让他抬头,我却连忙制止:“不用!你就用心地干活就行。”我将相机放低,在昏暗的室内,不断寻找着最佳角度。光线不足,不少片子拍虚了,可我并不气馁,一次次调整,一次次按下快门,想要将这份专注与美好永远定格。

晚上回到家,我精心挑选照片,在PS上进行简单处理。看着成品,心中满是欢喜。我将这幅作品发到《关东摄影网》上,没想到它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划破了平静的夜空,激起层层涟漪。很快,它被版主设置为精华作品,还被总版主推送为封面作品。更让我惊喜的是,2016年,它在九三学社中央举办的《中国面孔 中国梦》摄影大赛上荣获优秀作品奖,2017年还登上了《吉林社讯》的封面。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摄影技术的肯定,更是对修鞋匠,对无数平凡劳动者的赞美。

我将此作品冲印装裱后,怀着激动的心情送给了照片中的修鞋匠。当他看到自己专注修鞋的样子,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那笑容里,有惊喜,有自豪,更有对生活的热爱。

这张照片,定格的不仅是修鞋匠专注工作的模样,更是无数平凡劳动者的缩影。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坚守,用粗糙的双手编织着生活的美好,用辛勤的汗水诠释着劳动的意义。他们是城市的基石,是生活的脊梁。

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故事的午后,又闻到了修鞋铺里淡淡的皮革味,又感受到了那份纯粹而质朴的力量。它时刻提醒着我,生活中的美,往往藏在那些不经意的瞬间,藏在平凡人的坚守与热爱之中。它让我明白,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份默默的付出都值得被歌颂。在岁月的长河中,这张照片将永远闪耀着光芒,成为我心中最美的风景,也成为对平凡劳动者最崇高的敬意。

责编/飘飘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