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拖鞋的反人性设计?

发布时间:2025-07-27 03:04  浏览量:1

关于上博展出埃及3500年前的草编人字拖鞋,有位黄姓教授说那是一眼假,草鞋根本不可能保存这么新。

关于这个话题,有人给出了两个答复,第一,埃及破旧的文物草鞋还有很多双,因为品相不佳所以没有拿到中国展出;第二,中国新疆也出土过几千年前的草鞋,也保存得像新的一样,因此草编拖鞋保存完好并非孤例。

一个看起来比较学术化的探讨是:这双拖鞋有没有采用碳14同位素鉴定?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有人查到相关学术资料,说那些凉鞋有用碳14同位素鉴定过,但并没有指出每双鞋的每根草都鉴定过。如果有人坚持每双鞋的每根草都要鉴定才能认定是正品,那么,这双鞋恐怕要撤回埃及......他们做不到,上博也做不到。

并不是博物馆的每件藏品都需要用碳14鉴定一遍......碳14又不是疫苗。

打个比方吧,你问店员,你卖的火柴每根都能划亮吗?店员最实证的做法是每根火柴都划一次......问题是,证明完了这盒火柴你还买吗?

历史和考古是专门的学问,我们普通人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力,但在自己无法亲自动手证实或者证伪之前,还是相信专家比较靠谱。

有人说我迷信权威,跪久了站不起来,他们用来挑战权威的,是自己的常识。

我也知道常识很重要,但我更知道,过分迷信常识很可能成为束缚自己认知的牢笼。

还是回到那双拖鞋。

有人调用自己的常识说,这双拖鞋100%存在反人性设计——夹脚带下面鼓起一个大疙瘩,穿着不硌脚吗?他的基本逻辑是,反人性的设计是不可能存在的。

我不太认同这种逻辑。

比如现代女性穿的高跟鞋,从舒适性上看,也是反人性的设计,但“反人性”并不能阻止高跟鞋满大街的流行。

再抬个杠,明清年代流行的裹小脚够反人性吧?但三寸金莲在我们的历史上流行了几百年。

我是人字拖的重度使用者,crocs的人字拖我一般要穿小半年。所有穿过人字拖的小伙伴都知道,人字拖最大受力点在于夹脚处,因此人字拖经常在那里出毛病。博物馆里展出的埃及拖鞋之所以看起来别扭,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材料科学和编织技术不过关,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草绳穿过鞋底并打个结。如果不打结还能让鞋底平整并且不在使用时半路抛锚,我99%相信他们不会故意在鞋底留个大疙瘩。

毕竟除了舒适,美观也是要考虑的因素。高跟比高掌的姿势挺拔多了……除非他是卓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