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设功德箱、终生不碰钱财,苦行僧为众生挡灾,给释永信上了一课

发布时间:2025-07-30 20:25  浏览量:1

近日,释永信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佛教声誉也因此一落千丈。

可你不知道的是,2025年了,还有这样一批苦行僧,他们终生不碰钱财,靠岂食为生。

寺庙不设功德箱,僧人每天只睡四小时,只吃一顿饭,甘愿替众生承受一切苦难。

这是“中国最穷的寺庙”,也是最纯净的寺庙,辽宁海城大悲寺是国内为数不多,依旧在严格恪守“古戒”的清修苦行僧。

与释永信所领导的少林寺,门票动辄百元、功德箱三位数起步,将少林寺搞成商业资产不同,大悲寺僧团的修行方式严格遵守原始佛教戒律。

终身不碰钱财、寺内不设功德功德箱,甚至抓门立牌“禁止放钱”,这里上香免费,结缘也免费,出家人绝不供养金钱。

对违规行为“零容忍”,一旦发现僧人私藏现金就会被逐出僧团,所以就算是香客硬塞他们也只会鞠躬拒绝,一分钱也不会收下。

僧人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凌晨2点起床打坐,念10遍楞严咒,早课1小时后出坡劳动,中午过斋后诵读经书,晚课直到21点熄灯,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他们身上的僧衣打满了补丁也不肯换新的,脚上踩着的草鞋磨破后腰自行编制,平时所用的生活物品直到用的不能再用的时候才会更换。

每天尽在中午吃一顿饭,过午不食,包括茶水,这些食物都由居士统一准备,所有僧人同食一锅饭,没有特殊照顾。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后,苦行僧就会集体外出徒步修行,全程不借助任何交通工具,不带一分钱,一双草鞋风餐露宿,以化缘其食为生,历程长达半个月,行程上百公里,至今已坚持三十余年。

要避开繁华地带,僧人仅携带三衣、钵盂、水壶等极简物品,日均行走 30-40 公里,单日最长行程可达 50 公里。

他们风雨无阻,僧人们坚持野外露营,在桥洞下、树下借宿,但是绝对不能进入村民的家中或者是旅馆去叨扰。

就算遇到暴雪天气,僧人们依旧会穿着草鞋,双手冻得发紫也会坚持托钵,袈裟单薄难御风雪,僧人晨起时睫毛挂霜、草鞋冻在脚上是常态。

曾有记录显示,某夜行脚遇暴雪,僧团在废弃窑洞里打坐,次日清晨积雪没过膝盖,众人仍坚持托钵踏雪前行,脚磨出血泡也不吭声。

每天上午9点,僧人们分成几个组,进入村庄挨户敲门,最多敲七户,如果都被拒绝当时则要禁食,如果成功乞来食物,他们会将食物混合后平等分配。

敲门前先合十默念 “愿众生安乐”,无论开门者是笑脸还是冷语, “众生平等,皆具佛性”。接过食物时不看品相,仅观 “此食为施主血汗,当以修行回报”,避免 “好丑” 分别心。

他们不嫌弃剩饭剩菜、不接受荤腥,绝不浪费食物,吃完饭后还会专门留下一些给动物们。

乞食不是为了吃饱,而是在替众生承担,僧人表示,只要众生施舍给他们食物,他们就可以替众生承担一分业障。

“吃一口百家饭,还百家恩”,他们相信众生之苦是有定量的,只要他们多吃一些苦,就能代替众生多承受一些苦难。

行脚途中,僧人们会在村头讲法课,免费赠送结缘经书,传递因果轮回的理念,遇到村民送来的新衣和钱财,他们委婉拒绝,这些都是犯戒行为。

就算在下山苦行期间,僧人依旧坚持在凌晨4点左右起床,集体诵经后继续赶路,夜晚打坐休息,他们不脱衣、没有被褥,始终保持着“吉祥卧”,仅休息4-5个小时。

在他们之中不分尊卑,就算是长老也要跟着年轻僧人一同下山,通吃同住一起劳动,没有任何的区别。

行脚过程中僧人们非必要不得闲聊,必须注重当下,摈弃一切杂念,为世人祈福,他们穿过河北、山西。辽宁。

每个月要走上上千公里,晚上露宿街头,全程靠乞食为生,有的时候,他们会途径繁华城市,他们一身补丁僧袍,狼狈的样子和城市里的人格格不入。

可繁华的城市并没有迷惑他们的双眼,苦行僧只是默默的低下头,背着50斤重的行李,穿过热闹的街头,继续他们的苦行之旅。

城市里一些好奇的人有的以为他们是乞丐,甚至有些人认为他们在“摆拍”,还掏出手机偷偷拍照,嘲笑这些人傻。

但其实他们穿越繁华,只为更好的替世人祈福挡灾,他们不图名不图利,更不图钱,将出家人以慈悲为怀贯彻到了极致。

他们的方法虽然笨拙,但是保留住最纯粹的佛戒,他们每走一步路就是在替世人承受一分苦,徒步的劳累破除 “安逸执”。

露宿的艰苦破除 “舒适执”,乞食的不确定性破除 “掌控执”,最终指向佛教 “诸法无常、放下执着” 的核心教义。

村民看着僧人身披霜雪托钵前行,自发感叹 “原来人可以活得这么简单”,他们代替世人所吃过的苦,要比很多人一辈子吃过的苦都要多。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编辑/:W

信息来源:北方网:2008-01-24 21:17:大悲寺苦行修行深度调查:严持戒律 远离贪欲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记者 李坤2015-08-22 21:34:记者手记|在辽宁大悲寺里当一位居士是种怎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