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间歇性努力,变得行动力十足
发布时间:2025-07-29 18:23 浏览量:1
不知你是否有类似的经历?
制定计划时,发誓要按计划执行,结果执行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办了张健身卡,去了两次就不再去了,瑜伽垫上堆的全是衣服;
买了一堆书,拆开包装就没再碰过。
不知你是不是也这样,努力三分钟,摆烂三小时,总在 “我要崛起” 和 “算了吧” 之间来回跳跃?
其实,间歇性努力的本质,不是懒,是没找到让自己“停不下来”的法子。
近两年,我从一个 “计划大王,行动矮子” 变成能把事落地的人。
以前我总觉得,做事得 “万事俱备” 才能开始。
想写公众号,先买了几本写作书,研究排版,结果一个月过去,连标题都没写出来, 总想着 “等我准备好再说”,最后什么也没干成。
后来到截止日期前,哪顾得上完美,硬着头皮写了一篇,错别字不少,逻辑也乱,没想到发出去还有朋友夸 “真实”。
想太多的人,干不成事;先干事的人,错着错着就对了。
孙俪拍《甄嬛传》,片场休息时捧着剧本查资料,不懂就拽着导演问;
她练书法,一开始就写 “甄嬛” 俩字,每天练习半小时。
真正能成事的人都懂得,先爬着走,再学着跑。
就像小孩学步,摔几跤很正常,不会等到“学会所有技巧” 才开始走路。
现在我想干什么事,都用 “5% 原则”:
想要健身,不要先设定 “每天跑 5 公里”的目标,先穿好跑鞋慢走 5 分钟;
想要读书,不要先设定 “这个月要看 10 本书”的目标,先每天读 5 页。
像上个月我想开始记账,先用手机备忘录,每天 1 分钟记三笔:早饭、午饭、晚饭花了多少。
两周后,我顺理成章记起其他开销,现在每月花多少钱清清楚楚。
行动力的真相,是先让身体动起来,再带脑子跟上。
不给自己找 “今天太累,明天再说” 的借口,先干 5%再说。
光开始还不够,得让自己尝到甜头才能坚持。
我有一个习惯,每天睡前坚持写“成功日记”,记录自己 “今天做到的小事”:可能是 “按时交报表”,也可能是 “下午没点奶茶”等等。
上个月翻本子,发现自己居然攒了 89 条,看着那密密麻麻的字,突然觉得 “原来我也没那么懒”。
这种 “被自己看见” 的感觉,比别人夸十句都管用。
能够持续行动的密码,是让努力有回响。
没有人天生就行动力爆棚,那些看起来 “停不下来” 的人,只不过是摸透了 “先干、再改、常尝甜” 的诀窍。
别再等 “自己有状态了再努力”,现在先去做5% 的小事:
想写文章,先坐在电脑前,打开文档敲下标题;想运动减肥,穿上运动鞋走出门;想学习,翻开书读第一行。
行动就像滚雪球,开始时虽然很小,但只要动起来,就会越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