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杯子、绑鞋带就手抖,紧张时更厉害?查不出原因得留意这个

发布时间:2025-08-03 22:32  浏览量:1

老李最近总被孙子笑:“爷爷端水杯像打摆子,洒得桌子到处是水。” 其实他自己也纳闷,手放腿上好好的,一拿筷子夹菜就抖,系鞋带时手指头更是不听使唤,去医院做了脑 CT、肌电图,结果全正常。​

这怪毛病叫特发性震颤,专挑 “干活时” 捣乱。拿东西、写字、扣纽扣这些精细活,手抖得最明显;要是赶上见领导、上台发言,紧张劲儿一上来,胳膊都跟着晃。但它也有 “偷懒” 的时候,比如睡着后就不抖了,喝点小酒说不定还能暂时缓解,跟帕金森那种 “不动也抖” 的情况不一样。​

为啥会摊上这毛病?医生说一半跟遗传有关,家里长辈有类似情况的,晚辈概率更高。剩下的就怪不良习惯:有人长期熬夜赶工,神经总绷着松不开;有人一天抽两包烟,尼古丁把神经刺激得越来越敏感;还有人总焦虑 “手抖会不会变严重”,越琢磨抖得越凶,形成恶性循环。​

对付它不用太紧张,先试试这些小办法:拿东西时放慢动作,比如端杯子前先深吸口气,稳住胳膊再动手;平时多练握力球,增强手部控制力;开会发言前悄悄攥紧拳头再松开,重复几次能减轻紧张性震颤。​

要是抖得影响生活,也别硬扛。医生可能会开点药调理,或者教一套 “放松操”:坐在椅子上,手臂自然下垂,想象手上绑着小沙袋,慢慢前后摆动,每天练 10 分钟,能帮神经 “稳下来”。​

特发性震颤就像个 “调皮的跟班”,你越在意它闹得越欢,反而平常心对待,该干啥干啥,它多半会慢慢收敛。实在不行还有医生帮忙,别自己吓自己,日子该咋过还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