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小说:丑爹丑娘的如意算盘

发布时间:2025-08-05 11:42  浏览量:1

我第一次跟人吐槽我爸妈“丑”,是在大学宿舍。那时候室友们聊爸妈,有说“我妈年轻时是厂花”的,有说“我爸高鼻梁像明星”的,轮到我,我憋了半天说“我爸妈就……挺普通的”。

其实是客气了。我爸黑,颧骨高,笑起来眼角的皱纹能夹死蚊子,年轻时在工地搬砖,晒得跟炭似的,到老了也没白回来。我妈矮,微胖,眼睛小,还是单眼皮,街坊邻居开玩笑,说“你妈这眼睛,眯着跟没睁似的”。

我妈听见了也不气,怼回去“眼睛小聚光,看你家那点破事清楚着呢”。

那时候我总觉得,我爸妈是真拿不出手。开家长会,我宁愿让我哥去,也不想让他们来。我哥随我姑,白净,个子高,比我爸妈“体面”多了。

我妈知道了,没骂我,就说“你嫌我们丑,是怕同学笑话?没事,你要是不想让我们去,就跟老师说你爸妈忙”。

我听着心里有点酸,却没松口。那时候年轻,好面子,觉得爸妈的样子,是我脸上的疤。

我爸妈好像也知道我这点心思,从不主动往我学校凑。我上大学在外地,他们送我去报到,我爸穿着件旧衬衫,我妈穿了件花褂子,站在一群穿西装、连衣裙的家长里,显得格格不入。

我妈拉着我,小声说“我们就在校门口看看,不进去了,省得给你丢人”。

我爸没说话,把我行李箱往肩上一扛,闷头往校园里走。他走得快,背影看着有点倔。我跟在后面,看着他被汗水浸湿的后背,心里堵得慌。

那四年,我很少主动给家里打电话。不是不想,是怕同学听见我妈那口带着乡音的普通话,怕他们问“你爸是做什么的”。我爸后来不搬砖了,在小区门口开了个修鞋摊,兼着配钥匙,手上全是老茧,指甲缝里总嵌着泥。

我妈总说“你爸那手,是干活的手,干净”。我却觉得,那手拿不出手。

毕业那年,我找工作,往大城市投简历,想离老家远远的。我妈给我打电话,说“要不回县城吧?你王叔说县医院缺个文员,我托他给你问问”。

“我不回。”我直接打断她,“县城那点工资,够干什么的?”

“安稳啊。”我妈声音低了点,“你一个女孩子,在外面漂着,我们不放心。”

“放心吧,我能照顾好自己。”我挂了电话,心里有点烦。我知道我妈是为我好,可我就是不想回去,不想一辈子守着那个小县城,守着我那“丑”爸妈。

后来我在上海找了份工作,做行政,工资不高,租了个隔断间,每天挤地铁,累得像狗,可我乐意。至少没人知道我爸妈是修鞋的,没人笑话他们长得不好看。

我交了个男友,叫小张,上海本地人,家里条件不错,长得也精神。第一次带他见我爸妈,是过年。我特意提前给我妈打电话,让她穿件新衣服,让我爸别往手上抹鞋油——我爸修鞋总用那种黑鞋油,洗不净。

我妈在电话那头笑“知道了知道了,给你长脸”。

回家那天,我爸果然换了件新夹克,我妈穿了件红色的外套,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可小张看见我爸手上的老茧,还是皱了下眉。吃饭时,我妈给小张夹菜,用的是自己的筷子,小张没接,说“阿姨,我自己来”,语气有点生分。

我看在眼里,尴尬得不行。

晚上小张跟我说“你爸妈……挺实在的,就是跟我们家有点不一样”。

我知道他啥意思,没接话。心里却像被针扎了下。

从那以后,小张很少提去我家的事。我妈打电话问“啥时候带小张回来吃饭”,我总找借口“他忙”“最近加班”。

我妈不傻,大概猜到了,没再追问,只说“你俩好好的就行,不用总想着我们”。

那时候我没察觉,我爸妈开始打“如意算盘”了。

先是我妈,总给我发老家的照片。今天发“你李婶家的姑娘,嫁了个老师,天天回家吃饭”,明天发“你王叔家儿子,在县城开了个店,生意挺好”,末了总加一句“老家其实也挺好的,不用挤地铁”。

我知道她是想让我回去,假装没看见,不回。

然后是我爸,他很少给我打电话,偶尔打一次,就说“你妈最近总念叨你,说你胃不好,让你少点外卖”,或者“我修鞋时碰到你高中同学小林,他现在在县中学当老师,问起你呢”。

小林我知道,高中同学,男生,黑黑壮壮的,成绩好,话少,跟我爸一样,看着有点“土”。我当时跟他不熟,听我爸提他,没当回事,说“哦,是吗,好久没联系了”。

我爸“嗯”了一声,没再多说。

后来我妈又提小林,说“小林他妈跟我唠嗑,说小林还没对象呢,那孩子实诚,会疼人,你要是……”

“妈!”我打断她,“我有对象了,你别瞎操心。”

“我就是说说。”我妈声音低了,“小张那孩子,我看着不踏实。”

“你就见过他一次,知道啥。”我有点生气,挂了电话。

现在想想,那时候我是真傻,没看出来我爸妈的心思。他们不是闲得没事撮合我跟小林,是早就看出小张靠不住。

小张确实靠不住。他跟我在一起,总说“我妈说了,结婚得有房有车”,可他自己工资不高,花钱却大手大脚,还总让我给他买东西。我生日,他送了支口红,后来我才知道,是他前女友不要的。

我心里委屈,跟我妈打电话,没说具体的,就说“跟小张闹别扭了”。

我妈没问为啥,只说“要是觉得委屈,就回来住几天,妈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

我没回去。好面子,觉得在上海受了委屈,回去更丢人。

我爸知道了,给我转了两千块钱,附了条消息“别委屈自己,没钱了跟家里说”。

我看着那两千块钱,眼泪差点掉下来。那是我爸蹲在路边,修多少双鞋才能挣来的。

没过多久,小张跟我提了分手。说“我妈觉得我们不合适,你家是外地的,条件也一般”。

我没挽留,也没问“那你呢”。心里跟明镜似的,他不是妈宝,是他自己也觉得我“配不上”他。

分手后我难受了好几天,没跟家里说。怕他们担心,也怕他们说“早跟你说他不踏实”。

我妈好像有感应,给我打电话,语气小心翼翼的“你最近是不是不舒服?听你声音不对”。

我强装没事“没有啊,可能有点累”。

“累了就回来歇歇。”我妈说,“正好小林他妈说,小林学校招行政,你要是回来,我让小林帮你问问?”

又是小林。我心里烦,却没像以前那样怼她,只说“我想想吧”。

我妈在电话那头笑了,说“想啥,回来吧,家里有爸妈呢”。

那时候我才发现,上海的出租屋再亮,也不如老家的灯暖。

我辞了职,回了老家。

我爸妈没问我为啥回来,也没提小张,就像我只是放假回家。我妈天天变着花样给我做饭,我爸每天早上给我买油条豆浆,放在桌上,不说话,转身就去修鞋摊。

我心里过意不去,说“爸,我跟你去修鞋摊帮忙吧”。

我爸愣了下,说“不用,你歇着,那活儿脏”。

“我不怕脏。”我拿起他的工具箱,跟着他往小区门口走。

修鞋摊不大,就一个小马扎,一个旧木箱,里面放着锤子、钉子、胶水。我爸坐下,我蹲在旁边给他递东西。有人来修鞋,我爸接过,问“哪里坏了”,声音不高,却清楚。修完了,人家给钱,他摆摆手“不用,这点活儿”,人家硬塞,他才收下,还说“下次坏了再来”。

有个阿姨来修鞋,看见我,笑着说“这是你闺女吧?长这么大了,跟你妈一样俊”。

我脸一红,没说话。我爸笑了,眼角的皱纹堆在一起“她啊,在外面待久了,回来歇歇”。

那时候我才发现,我爸修鞋的样子,其实不丑。他认真,踏实,靠自己的手吃饭,比小张那种花里胡哨的靠谱多了。

我妈又提小林,说“小林他妈说,让你俩见个面,就当老同学聚聚”。

这次我没拒绝,说“行”。

约在县城的一家小饭馆。小林来的时候,穿件蓝色衬衫,袖口卷着,还是黑黑壮壮的,见了我,笑了笑“好久不见”。

他笑起来挺憨的,不像小张,总带着点算计。

我们聊高中的事,聊现在的工作。他说他毕业后回了县城,因为“我爸妈年纪大了,离不开人”。说他当老师,挺好的,“孩子们单纯”。

他没问我为啥从上海回来,也没问我跟小张的事,就安安静静地听我说话,偶尔插一句“你要是想找工作,县中学行政岗还在招,我帮你递简历”。

那天聊得挺舒服。走的时候,他说“我送你回去吧”。

“不用,我家不远。”

“没事,我顺路。”他坚持。

路上他没多说话,就走在我旁边,有车过来,他会下意识往我这边靠靠,让我走里面。

我妈问我“咋样”,我没说好不好,只说“挺实在的”。

我妈笑了“我就说他实诚吧”。

后来小林总找我。今天说“学校图书馆有本你以前爱看的书,我给你借来了”,明天说“我妈做了馒头,让我给你家送几个”。

他不送花,不请吃饭,就送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我爸修鞋摊的锤子坏了,他默默买了个新的送过来;我妈说腰不好,他从医院开了膏药,教我妈怎么贴。

我哥打电话回来,说“爸妈是不是给你俩撮合呢?我听咱妈说了,小林那孩子不错”。

我才反应过来,我爸妈这“如意算盘”,打得真够响的。从一开始提小林,到让我回来,再到让小林帮我找工作,全是他们安排好的。

我去找我妈,假装生气“妈,你跟我爸是不是早就合计好了?”

我妈正在择菜,抬头看我,笑了“合计啥?就是觉得小林这孩子靠谱,你跟他在一块儿,我们放心”。

“那你们也不能瞒着我啊。”

“不瞒着你,你能回来?”我妈放下菜,拉着我的手,“你跟小张在一块儿,天天省吃俭用给他买东西,我们看着心疼。女孩子嫁人,不图他多有钱,图他对你好,图他踏实。”

“小林是丑点,黑了点,可他心细啊。你胃不好,他记着,每次送东西都送热乎的;你爸修鞋累,他没事就去帮忙,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

我爸从外面回来,听见我们说话,没进来,就站在门口抽烟。我看着他的背影,突然想起我上大学时,他扛着行李箱往校园里走的样子,心里酸得慌。

原来他们的“如意算盘”,从来不是为了让我嫁个“条件好的”,是为了让我嫁个“对我好的”。

后来我跟小林在一块儿了。没什么轰轰烈烈的,就是一起逛超市,他帮我拎东西;一起去我爸的修鞋摊,他帮我爸修鞋;一起回我妈家吃饭,他抢着洗碗。

我妈看着高兴,总跟邻居说“我家闺女有福气”。

有次我跟小林逛街,碰到小张。他跟一个女的在一起,看见我,愣了下,眼神有点复杂。小林没说话,只是把我往他身边拉了拉。

走过去后,我问小林“你不觉得我爸妈安排我们,有点太刻意了?”

小林笑了“刻意啥?他们是怕你受委屈。我妈也总说,让我对你好点,不然对不起你爸妈”。

“那你当初……”

“我当初就知道你爸妈的意思。”小林挠挠头,“高中时我就注意你了,觉得你挺好的,就是那时候不好意思说。后来听你爸说你在上海,我以为没机会了,没想到……”

我愣了下,看着他黑黑的脸,突然笑了。原来不止我爸妈打了算盘,小林也藏着心思。

我们结婚那天,没在酒店办,就在老家院子里摆了几桌。我爸穿着新衣服,站在门口迎客,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开了。我妈忙前忙后,指挥着亲戚朋友,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小林给我爸敬烟,给我妈敬茶,说“爸,妈,以后我会好好照顾她的”。

我爸拍了拍他的肩膀,没说话,眼圈有点红。我妈拉着我的手,说“以后好好过日子,别像以前那样犟了”。

我点点头,眼泪掉了下来。

现在我跟小林在县城住,离我爸妈家不远,走路十分钟就到。每天下班,我都跟小林去我爸妈家吃饭。我妈做饭,小林帮忙烧火,我爸坐在院子里抽烟,看着我们笑。

我在县中学做行政,工作不累,同事都挺好。小林还在当老师,他教的班成绩总在前面,学生都喜欢他。

有次我跟我妈唠嗑,说“妈,你跟我爸那时候,是不是觉得我肯定会跟小林在一块儿?”

我妈笑“也不是肯定,就是觉得你们俩合适。过日子,合适比啥都强”。

“那你不怕我不愿意?”

“你不愿意,我们也不逼你。”我妈看着我,“就是怕你在外头受委屈,没人替你撑腰。”

我爸从外面回来,听见了,说“小林这孩子,手巧,上次我修鞋摊的架子坏了,他三下五除二就修好了,比你哥强”。

我哥在旁边听着,笑“爸,你就偏心小林”。

院子里都是笑声,阳光照在身上,暖乎乎的。

我看着我爸黑黢黢的脸,看着我妈眯成一条缝的眼睛,突然觉得,他们一点都不丑。他们的“丑”,是风吹日晒留下的痕迹,是为了我辛苦半生的证明。他们的“如意算盘”,也不是算计,是藏在心里的爱,怕我知道了不好意思,才偷偷摸摸地安排。

以前总觉得,爸妈普通,拿不出手。现在才知道,他们是全世界最好的爸妈。

那天晚上,我跟小林说“以后咱好好孝顺爸妈”。

小林点点头“嗯,他们不容易”。

窗外的月光照进来,落在桌上我妈给我们装的馒头,还热乎着。

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