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释永信塌房后,才知道这个女人有多不简单!
发布时间:2025-08-05 14:27 浏览量:1
文/编辑:麒阁史观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寺庙是清净之地,然而总有一些人大肆抹黑佛教文化,比如少林寺前方丈“释永信”。
7月27日,少林寺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主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与多名女性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正接受有关部门联合调查。
图片来源网络
直到看到释永信塌房后,让人想起了另一位女出家人!
少林寺的山门,曾是多少人心中的禅意符号,如今,它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商业新闻里。
少林寺
那位执掌寺院三十多年的方丈,让“少林”二字成了注册在案的商标,到手游到商业版图越扩越大。
可随着释永信塌方后,很多人对寺庙产生了偏见,认为这是赚钱的场所并非修行地,然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的僧人不忘信仰,用他们的一生去帮助他人,比如证言法师。
证严法师
在2010年时,台湾省民众对岛内名人的信赖度进行了统计,其中证严法师位列首位,排在她身后的是政治人物和明星。
环球网
即便到了今天,证严法师在台湾民众的心中仍有重要地位,与释永信不同,证严法师始终将善良、慈悲记在心中。
证严法师俗名“王锦云”,出生在台中县清水镇,十五岁那年,王锦云养母重病,她对着天空许愿,愿减寿十二年换养母安康,后来养母病愈,她便终身吃素,再后来养父突然离世,让她看清人再强也挡不住生老病死,能做的是让活着有意义。
王锦云
二十多岁时,她削发为尼,师父印顺长老一句“为佛教,为众生”,成了她一生的指南针,她在小屋里种菜、抄经,日子清苦,心却安定。
证严法师最初以为,修行就是在小屋里清净自守,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做早课,白天种种菜,抄抄经,青黄不接时挖点野菜充饥,她给自己定了规矩,不做法事,不化缘,不靠别人供养。
证严法师
那时的她,觉得只要守住内心的宁静,就是最好的修行。可生活,总在不经意间给人上课。
1966年的一天,她去医院探望弟子的父亲,突然发现走廊上有很多的血迹,原来是一个难产的妇人,走了八个小时山路到医院,却因为拿不出保证金,又被抬了回去。
那一刻,她心里像被刀割一样,原来,穷和病缠在一起,能把人逼到绝路。
图片来源网络
没过多久,三位修女来访,一句“佛教既然那么好,为什么没有落实到社会人群呢?”,像闷棍敲醒了她。
她突然明白,只守着自己的清净,算不得真修行,于是,她召集了五个弟子和三十个信徒,成立了“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
大家白天缝饲料袋、织毛衣,晚上做婴儿鞋,一个月攒下七百多块钱,用来帮人。
证严法师
第一个受助的是位福建老太太,丈夫死于战乱,她在台湾孤苦无依,常年卧病,功德会每月给她钱,请人照顾,直到她安稳离世。
随着资助的人越来越多,慢慢的证严法师就发现物资不够用,她就锯了三十个竹筒,分给家庭主妇,让她们每天存五毛钱买菜钱,只为告诉她们“每天都记得有颗救人的心。”
图片来源网络
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转变只在一念之间,可这一念,却要花一辈子去践行,毫无疑问,证言法师就是这样的人。
证严法师和蒋经国
这个想法刚说出来时,没几个人当真,那时候,她们手里的钱刚够给几个老人买药,要筹八亿建医院,听着就像天方夜谭,有人说她异想天开,甚至身边的人都觉得这事儿不靠谱。
可她没管这些,带着弟子们一点点攒,之后有越来越多普通人加入进来,有人捐出买菜的零钱,有人拿出养老的积蓄。
图片来源网络
她养母更是拿出所有存款,又去借了钱,买下一块地建了静思精舍,让弟子们能安心做事。
钱好不容易凑得差不多,地又成了难题,她跑遍全台,腿都磨破了,实在没办法时,甚至想过把钱全退回去,还好,最后事情有了转机,医院总算能开工了。
济慈医院
1986年,慈济医院建成那天,定下了不收住院保证金的规矩,就这一条,后来让全台湾的医院都改了规矩。
再后来,护理学校、医学院、中小学也跟着建起来了,证严法师总说,救急靠医院,给人未来还得靠教育。
证严法师
几十年过去,当初缝婴儿鞋攒下的七百块,变成了能援助一百多个国家的慈善组织,就连大陆发大水、地震、疫情,证严法师都会让弟子们将骨髓库、血源库援助灾民。
如今,证严法师八十多了,每天还是天不亮就起来开早会,她住的地方还是那间小屋,穿的僧袍洗得发白,粗茶淡饭一辈子,从没碰过慈善基金的一分钱。
图片来源网络
用一生的时间去做一件事情,证言法师用一生遵循自己的初心,与之相反的则是少林寺。
自从释永信将少林寺商业化后,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和尚的收入有多高,有人说那袈裟下藏着的是生意经,不是经文,香客们来这里,分不清是来拜佛,还是来逛商业街区。
尽管商业化能够更好的宣传寺庙文化,但同时也能带来巨大的利润,如果僧人的意志力不够坚定,那么很容易在商业化发展过程中迷失。
图片来源网络
证严法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了一件事: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同样是出家人,有人把千年古刹变成商业场,惹来一身争议、有人从一间小木屋起步,做成了影响世界的慈善事业。
证严法师用一辈子践行“为众生”的誓言,建医院、办教育、做救援,用行动回答了信仰的意义,而那些被名利裹挟的行为,终究经不起考验。
中国新闻网2011-04-22《慈济创办人证严法师入选时代百大人物 被称“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