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鞋子一双和一只差不多,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发布时间:2025-06-04 19:09  浏览量:2

鞋子要分左右脚,这是现代人都有的一个常识观念,假如某一个人左右不分的话,肯定会惹很多人讥笑,成为调侃的笑谈的。

其实大家可能不知道,咱们中国鞋子分左右脚,距今也就一百多年的事,它诞生于1876年,是有上海浦东人沈炳根试制成功的,西方稍微早一点,第一双鞋子也就出现在1818年的美国。

那么,古人的鞋子为何不分左右脚哪?这还得从古人的忌讳说起,在古人眼里,颜色与款式不一样的鞋子,俗称“鸳鸯鞋”,是被看作不洁的,这种鞋子只有一贫如洗的贱民才会穿,达官贵人是坚决不沾脚,上流社会的一些习惯必定是起统治作用的,这种观念就成了一种潮流。

还有就是不分左右,也和古人制作鞋子的材料有关。像当时制作鞋子,基本上都以草、麻,还有动物的皮为主。这些材料非常柔软,而且古人穿的鞋子做的相对宽松,尺码也比较大,不会出现穿不上或者磨脚的现象。

古代鞋履的等级区分那时相当严格,魏晋南北朝时期,脚上穿的鞋子的颜色是有严格规定的。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影响极深的北魏孝文帝曾在当年的“服制改革”中有明确规定,鞋履的颜色“士族百工无过绿、青、白,奴婢侍从无过红、青,犯者问斩”。这就是说,胡乱穿鞋,是要被拉去砍头,其严酷法在现代人看来,是太不可思议了。

西晋则对做买卖的生意人有要求,这些所谓的“市侩”,必须一只脚穿白鞋,一只脚穿黑鞋,也就是“鸳鸯鞋”。这种一双鞋分黑白两只的现象,古人称之为“黑白两道”。咱们现在人所说的通吃“黑白两道”,指既与官府有来往,又与黑道有关系的人,即来源于这个“鸳鸯鞋”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