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再硬碰硬,就彻底“输了”

发布时间:2025-08-06 16:07  浏览量:2

文/婷妈

是不是发现孩子上了初中就像变了个人?以前黏着你说这说那,现在关着门不愿多说一句;以前你说啥他都听,现在你说东他偏要往西;你要是急了骂两句,他能摔门而去,好几天不理你。

这可不是孩子“学坏了”,是青春期到了——他觉得自己长大了,想自己做主,可咱们还把他当小孩管,矛盾自然就来了。

这时候要是跟他硬碰硬,你骂他一句,他顶你十句,最后不光问题没解决,孩子还会越走越远。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带刺的玫瑰,得顺着毛摸,硬碰硬只会扎得双方都疼。

1、青春期的“叛逆”,不是故意找茬,是想被当“大人”看

以前孩子摔倒了会哭着找你抱,现在磕破了皮会说“没事”;以前买衣服让你挑,现在非自己选“丑得离谱”的款式。

这些变化看着是“叛逆”,其实是他在喊“我长大了,别再把我当小孩”。

林姐就犯过这错,儿子上初二后总爱跟她对着干,她越说“头发太长赶紧剪”,儿子越留着不剪;她越说“别玩游戏”,儿子越玩到半夜。林姐气不过,趁儿子睡着把他的游戏删了,结果儿子醒了大吵一架,搬去奶奶家住了半个月。

后来林姐跟儿子说“头发留多久你自己定,但不能遮住眼睛;游戏可以玩,每天半小时,行不行?” 儿子居然点头了。林姐说“原来他不是非要对着干,是想让我问问他的想法”。

有些家长,总说“你是我生的,就得听我的”,结果孩子要么憋出病,要么彻底不跟你说话。

青春期的孩子最在乎“被尊重”,你把他当大人商量,他反而懂事;你把他当小孩命令,他就偏要对着干。

别总想着“压服” 他,试着说句“你觉得这样咋样”,效果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

2、硬碰硬只会把孩子推远,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你越跟青春期的孩子较劲,他越像抓不住的沙,攥得越紧漏得越快。本来只是件小事,你一吼,他一闹,最后变成“你不尊重我”“你管得太宽”的大战,连为啥吵起来都忘了。

王姐的女儿上初三时,因为偷偷给同学写情书被发现,王姐当场把信撕了,骂她“不要脸,心思不用在学习上”。女儿哭着说 “我们只是好朋友”,王姐根本不听,结果女儿后来啥都不跟她说,连考试退步了都瞒着。

其实王姐要是先问问“这同学对你挺好的吧”,说不定女儿会主动说“就是普通朋友,我会好好学习的”。可她一上来就硬碰硬,把沟通的路堵死了。

小区里的张叔,儿子跟同学打架,他没先骂儿子,而是说“我知道你肯定受委屈了,先跟爸说说咋回事”。儿子哭着说完经过,张叔才说“打架不对,但爸理解你当时的生气,咱们想想下次咋处理更妥当”,儿子乖乖听了。

你看,硬碰硬就像两辆车对撞,谁也落不了好;先退一步,听孩子说说心里话,反而能把他拉回你身边。

3、顺着毛摸不是纵容,是用“软办法”立规矩

有人觉得“不对着干就是惯着他”,其实不是。

顺着毛摸是先认可他的感受,再慢慢立规矩,就像给花浇水,得顺着根浇,硬泼只会把花冲倒。

王哥带儿子很有办法,儿子想买双两千多的球鞋,王哥知道直接拒绝会吵架,就说“这鞋确实好看,我年轻时也想要双好鞋”。

儿子眼睛一亮,王哥又说“但咱家现在要还房贷,要不这样,你期末考进前二十,我跟妈妈凑钱给你买,咋样?” 儿子干劲十足,真的考进了前十五,王哥也兑现了承诺。

王哥说“我不是非要反对他,是想让他知道,想要东西得付出努力,还得考虑家里的情况”。

有些家长,孩子提啥要求都先骂“你咋这么不懂事”,结果孩子要么偷偷借钱买,要么觉得“爸妈根本不爱我”。

顺着毛摸不是啥都答应,是先站在他的角度想想“为啥他想要这个”,再告诉他“啥时候能满足,需要付出啥”。这样既守住了底线,又让孩子觉得“爸妈懂我”,自然不会跟你对着干。

写在最后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正在蜕变的蝴蝶,外面的壳越来越硬,里面的翅膀还没长好。你要是硬掰,只会把壳掰碎;慢慢等,轻轻帮,他才能自己破壳飞出来。

别总说“他以前多听话”,要想想“他现在需要啥”;别总想着“必须听我的”,要试试“咱们商量着来”。

当你放下“家长的架子”,孩子反而会把你当“可以说心里话的人”。这时候你会发现,那个处处跟你作对的孩子,其实心里还盼着你的理解和支持。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婷妈alan,国家认证育婴师、家庭教育讲师,致力于小故事中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关注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