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贵的就是好的?花了冤枉钱还沾沾自喜
发布时间:2025-08-14 21:26 浏览量:1
你肯定中过商家的圈套——明明被坑了还觉得自己赚了!
昨天看中条裙子,原价三千嫌贵没买。结果今天打五折,你立马刷卡还跟朋友炫耀省钱。
醒醒啊!商家早算准了你会觉得"打折=超值",这招在《影响力》里叫对比原理。
更扎心的是奢侈品套路。灰雁伏特加把定价从35美元提到50美元,销量反增20%!《市场研究杂志》实锤:67%的人会默认"贵=质量好",连品酒专家都给高价酒打更高分——这就是权威陷阱。
最绝的是苹果耳机的操作。当年突然把高端款定价1599,你猜怎么着?原本999的中端款瞬间变"性价比之王",销量暴涨212%!商家用诱饵效应操控你的选择。
这些阴招全被"影响力教父"西奥迪尼拆穿了。他这本《影响力》被斯坦福教授称作"商业社会生存指南",书里六大心理武器:互惠、承诺、社会认同...看懂就能反杀消费陷阱。
说个真实案例:Christian Louboutin的红底鞋,成本不到售价10%,但靠"稀缺性"套路让好莱坞明星抢着穿。现在明白为啥我们总为包装买单了吧?
这本书已经入选"人生必读100本"。不是教你怎么忽悠人,而是让你看懂别人怎么忽悠你。下次买东西前翻翻第七章,省下的钱够你提前退休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