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里夫俗话说331:天上飞的是“风灯”,地下跑的是草鞋(2)

发布时间:2025-08-24 15:05  浏览量:2

方言中,风筝还有一些说法值得探讨。

【风笼】风筝。江淮官话,安徽合肥。

【风笼子】风筝。江淮官话,安徽合肥。

【风老得】风筝。中原官话,河南商丘。

【风琴】风筝。①客话,广东饶平。②闽语,广东饶平、潮州。

【风擒】闽语,广东潮州、揭阳。

【风禽】同“风擒”。

这可以分着两组:“风笼、风笼子、风老得”是一组,“风琴、风擒、风禽”是一组。

风笼,风筝像“笼子”?不好理解。“风琴、风禽、风擒”是不是都可以归为“风禽”?风筝虽“因风假势”,但必须牵着、拽着,犹如“擒着”?似乎解得牵强。

既然风筝、风鸢是“风鸟”,那“风笼、风琴”之类也可能是“风鸟”。顺着这个路子,我们考释如下。

风笼之“笼”,从音分析,可以是“鹣”。

【鹣】《玉篇•鸟部》:“比翼鸟。”

《韩诗外传》卷五:“南方有鸟名鹣。”古甜切。谈部。

按:从“兼”的字有喉、舌头两种读音:兼鹣缣谦歉……(喉)︰簾廉臁磏溓镰(舌头)。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磏”字,本音“离盐切”(lián)(谈部),“厉(砺)石也。”磨刀石(磏→磏/砺→砺),但西南方言区人“眼睛尖,认字认半边”,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黄磏”,或作“黄牵、黄迁、黄纤”,标准地名遵乾隆《巴县志》作“黄磏qiān”而不音如“黄镰”(黄磏在长江边,是到江津的“米口”)。

重庆巫山有“长岩磏”,音如“牵”。

贵州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大磏镇(其南有“磏坝村”),也音如“大牵”而不音如“大连”。

因此,“鹣”当有“廉”音。它又是闭口韵谈部,能够衍化入“通摄”(-ong)音读如“笼”。关联的有:

【鸗】《广韵·东韵/钟韵》:“鸟名。”

【(口口口)líng】《广韵·青韵》:“众鸟也。”郎丁切,平青来。

鹣鹣为“双鸟”,(口口口)为众鸟。鸾,凤凰之类神鸟(鸗鹣→鹣鸾→鹂)。

“风琴、风禽、风擒”,可以归入“风禽”。

【禽】《说文•禸róu部》:“走兽总称。”

《慧琳音义》卷35“禽兽”注引《韵集》:“禽,鸟之揔(总)名。”

《礼记•曲礼上》:“执禽者左首。”孔颖达疏:“禽,鸟也。”

总之,风筝、风笼、风禽,其得名总与“鸟”有关(禽鳹→禽鳹→䳢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