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弃坑始祖鸟,从鞋开始

发布时间:2025-08-25 21:21  浏览量:3

原创 王涵艺 有意思报告

北京白领陈凯(化名)盯着脚上的始祖鸟AERIOS徒步鞋,发现前掌弯折处的压胶豁了个口——这双花费四位数购买的“户外专业装备”,还没来得及踏上北京周边的徒步路线,却先败在了每天半小时的通勤路上。

“才刚穿不到一周就开胶。”他边翻出手机里的购买记录边说,“就是正常穿,没涉水,也没去徒步。我还给老妈也买了一双,她穿得比较精心,但也没撑多久,一个月左右同样出现了开胶的情况。”

图源:受访者供图

除了存在开胶问题,还有消费者反馈始祖鸟的部分鞋型穿着时会磨脚、勒脚。

图源:小红书

虽说这些情况只是个案,但作为定价动辄数千元、以“专业户外”为核心调性的品牌,始祖鸟早已被消费者赋予“高端品质”的认知,大家对它的期待值自然更高。

这也意味着,任何细微的产品不足都可能被放大,进而影响品牌声誉。尤其始祖鸟去年才进军鞋履市场,就更容易被质疑其在鞋类专业性上的沉淀是否足够。

所以,始祖鸟的鞋到底怎么了?

开胶因为不缝线?

据有意思报告调查,在用户关于始祖鸟鞋开胶的反馈中,“不缝线”是高频质疑点——有人认为,鞋子仅依赖压胶工艺固定鞋面与鞋底,未采用传统的缝线加固,是导致开胶的核心原因。

始祖鸟采用全压胶工艺的鞋面 图/王涵艺 摄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有意思报告走访了北京、成都两地多家高端户外品牌门店,涵盖萨洛蒙、北面、HOKA、昂跑等多个千元以上越野跑鞋、徒步鞋品牌,发现固定鞋面与鞋底不缝线、仅压胶,并非始祖鸟鞋履的独有做法。

在萨洛蒙门店,工作人员指着一款经典徒步鞋向有意思报告介绍:“这款鞋采用的就是全压胶工艺,没有额外缝线,从10年前就开始做这个设计了,这么多年下来,很少收到过开胶的售后反馈。”

萨洛蒙门店鞋墙 图/王涵艺 摄

萨洛蒙XT-6产品详情页 图源:萨洛蒙官网

无独有偶,HOKA和北面的店员也表示,压胶与缝线仅是鞋类设计中的两种不同选择,并非“压胶就易开胶、缝线就更牢固”。

对此,北面店员还展示了一款偏都市风的户外徒步鞋:鞋面采用全缝线网面设计,但翻开鞋内可见GORE-TEX防水内衬层,“防水功能主要靠内衬的GORE-TEX面料,跟外面是否缝线关系不大,缝线反而能提升鞋面的时尚感,适合日常都市场景”。

北面一款带GORE-TEX防水面料的鞋 图/王涵艺 摄

从各品牌的产品布局来看,“压胶+缝线”的组合并非非此即彼:萨洛蒙、北面、haka 等品牌均同时拥有压胶款和缝线款,且会根据产品定位区分设计——偏向都市户外的款式更常采用缝线工艺,因多种面料组合,缝线更舒适透气,符合日常穿搭需求;高强度徒步鞋往往采用压胶工艺,因为一体成型的压胶能带来更简洁的机能风外观;而专业溯溪鞋,则多会在压胶基础上另额外缝线,进一步提升鞋面与鞋底的贴合度,应对复杂水环境或崎岖路况。

更显“机能风”的压胶款高强度徒步鞋 图/王涵艺 摄

值得注意的是,在有意思报告走访的品牌中,昂跑与始祖鸟的压胶策略最为相似:昂跑的跑鞋产品线此前均为全压胶设计,核心原因是“压胶能减少缝线带来的重量负担,让跑鞋更轻便”,不过其今年新推出的一款城市跑鞋特意增加了缝线元素,店员直言 “没有额外功能,就是为了增加设计感”。

昂跑新推出的缝线款城市跑鞋 图/王涵艺 摄

而始祖鸟的鞋类产品则是“全系列全压胶”——无论是主打轻量的跑鞋,还是应对中低强度徒步的款式。对此,始祖鸟店员的解释是“压胶工艺能让鞋面更光滑,减少渗水缝隙,提升防水性”。

始祖鸟门店陈列的鞋 图/王涵艺 摄

显然,“不缝线”并非始祖鸟独有的设计,也不是行业内公认的“易开胶隐患”,那么始祖鸟的鞋子究竟为何开胶?

开胶的“锅”该谁背?

尽管头顶“户外顶流”光环,但对于户外鞋类而言,舒适度调校、材质耐用性把控等都需要长期技术积累。就这点而言,去年才开始卖鞋的始祖鸟还是“新手上路”。

这个身份,也让外界对其出现问题的鞋履产品打上了问号:是初期品控尚未完善,还是技术储备不足?

始祖鸟方面对有意思报告表示,其鞋履产品都经过国标检测,技术上的问题,由于制鞋的专家团队不在国内故无法回答。

资深越野跑者、鞋圈从业者小李告诉有意思报告,其实鞋类开胶并非始祖鸟独有,这项工艺本身的短板就是耐久性不足。而压胶开胶,则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可从材料、工艺、使用场景三个维度,梳理出可能导致开胶的关键因素。

从材料层面来看,压胶工艺的可靠性高度依赖胶黏剂的性能与适配性。小李指出,当前多数越野鞋、跑步鞋都采用“汉堡式”鞋底结构——由缓震泡棉、中间层及耐磨外底等多层不同密度材料黏合而成,再通过模具加热加压将鞋面与鞋底黏在一起。

若胶黏剂与鞋面面料(如GORE-TEX、尼龙网布)、鞋底材质(如Vibram橡胶)的兼容性不足,或在生产过程中胶黏剂涂抹不均匀、固化时间不足,就可能导致黏合强度下降,在长期穿着或受力摩擦后出现开胶。

此外,不同品牌的胶黏剂配方存在差异,部分品牌会根据产品定位调整胶黏剂的弹性,如跑鞋需更高弹性以适应脚部运动,徒步鞋需更高刚性以提升稳定性。若配方调试不当,也可能影响黏合效果。

对于当下很多品牌均使用环保胶,小李表示:“环保胶水虽减少了有害化学成分,但分子结构决定其黏性相对较弱,是开胶的诱因之一;更关键的是鞋底泡棉等材料的氧化问题——若鞋子长期闲置(如卖前在仓库储存过久、消费者买后‘供奉’不穿),泡棉氧化变硬后与胶水的结合力下降,即便首次穿着也可能开胶。”

工艺标准的执行也是另一大关键。小李提到,压胶工艺并非“简单黏合后加压”,而是需要严格控制压胶温度、压力与时间:温度过低可能导致胶黏剂未完全活化,温度过高则可能破坏鞋面面料或胶黏剂性能;压力不足会导致黏合不紧密,压力过大则可能挤压胶黏剂溢出,影响密封性。

“部分品牌为追求生产效率,可能简化预处理流程——如鞋面与鞋底黏合前未彻底清洁表面油污、灰尘,或未做表面粗糙化处理,都会降低胶黏剂的附着力,为后续开胶埋下隐患。”小李补充道。

从使用场景来看,消费者的穿着习惯也会影响鞋类的耐用性。若将主打城市通勤的压胶跑鞋用于高强度越野跑,鞋底反复承受剧烈冲击与摩擦,可能加速胶黏剂老化;若鞋子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如未及时晾干的溯溪场景,水分子可能渗透到黏合层,破坏胶黏剂的分子结构;甚至日常清洁时使用的强碱性洗涤剂,也可能腐蚀胶黏剂,导致黏合强度下降。

若鞋子外底过硬、鞋面柔软,或为保护脚部设置较硬的包边,行走时软硬材质间的形变差异会集中在折弯处(如前脚掌两侧),易引发开胶;不同开胶位置也对应不同原因——鞋后跟开胶多因泡棉氧化(鞋跟泡棉材料更集中),鞋头开胶常与踢撞习惯有关。

以上这些因素并非始祖鸟独有,而是所有采用压胶工艺的鞋类产品都可能面临的共性问题。

尽管开胶等问题尚未构成普遍性质量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反馈已经给刚切入鞋类赛道的始祖鸟带来了挑战。

始祖鸟做鞋的风险

要理解这一挑战的本质,首先需要明确:始祖鸟为何要跨界做鞋?

虽然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Amer Sports)的业绩表现还是一如既往地强劲,但需要看到的是,始祖鸟为亚玛芬提供的增长动力,已不及从前。

始祖鸟所属的亚玛芬技术服装部门,收入同比增速已呈现下滑态势。具体来看,2025 年二季度该部门收入增长23%至5.09亿美元,而去年同期收入为4.07亿美元时,增速还保持在 34%。

同时,该部门的同店销售增速同样显著放缓。2025年二季度,其同店收入增速为15%,较去年同期的26%下滑明显;要知道在更早的2023年二季度,这一数据曾高达80%。

对此,户外博主巴塔毒师告诉有意思报告,当前始祖鸟出现了“退坑”现象,根源在于品牌认可度下降。

什么导致认可度下降?毒师解释,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品牌普及度提高,撞衫现象增多,部分追求小众的群体选择放弃;二是老用户对新产品失望,认为其设计保守、缺乏创新,且品质下滑;三是消费者反感品牌连年涨价和饥饿营销模式。这些都使得品牌在扩大规模的同时逐渐“落入俗套”。

所以从品牌战略来看,始祖鸟布局鞋类是“完善户外产品生态”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始祖鸟凭借硬核的户外服装产品,如硬壳冲锋衣,占据高端市场,但硬核服装品类的消费频次较低,且用户在户外场景中需要“服装+鞋履+配件”的全套装备,若缺乏鞋类产品,不仅会流失部分一站式采购的用户,也会削弱品牌在“全场景户外解决方案”中的竞争力。

此外,据《2024运动鞋市场与消费趋势洞察》报告,在社交平台,随着马拉松、越野跑等专业跑步场景对于跑鞋的需求程度增高。始祖鸟切入鞋类,也是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实现营收增长。

但“拓展多品类”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

对此,毒师认为,始祖鸟制鞋初期增长良好,得益于品牌忠粉的“溢出效应”,但长期来看存在风险。其一,是专业技术积累的短板。户外鞋履对“人体工学、鞋底防滑性、鞋面支撑性”的要求极高,需要长期的用户数据积累与技术研发。

“萨洛蒙的越野跑鞋之所以被认可,是因为其经过了数十年的山地跑场景测试,优化出适配不同脚型的鞋楦;北面的徒步鞋则凭借多年的GTX面料合作经验,在防水与透气的平衡上形成技术壁垒。而始祖鸟仅通过1年多的鞋类运营,很难在短时间内补齐这些技术差距,这也导致其产品在面对‘磨脚、勒脚’等人体工学问题时,缺乏成熟的解决方案。”

其二,是消费者期待与产品实力的落差。始祖鸟的高定价让用户对其鞋类产品抱有“等同于服装的专业水准”,但实际上,鞋类的生产复杂度远高于服装。此前,有消费者吐槽始祖鸟某款跑鞋“前掌过窄,长时间穿着勒脚”,本质上就是鞋楦设计未充分适配亚洲人的脚型,而这种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的本土化用户测试数据,这正是始祖鸟目前缺乏的。

其三,是用户心智的突破。当前高端户外鞋市场已被巴塔哥尼亚、萨洛蒙、北面、LOWA等品牌占据,始祖鸟若想突围,需要在产品差异化上做文章。从始祖鸟目前的产品布局来看,其鞋类仍以“城市户外”为主,与萨洛蒙的专业越野、LOWA的重装徒步对比差异化不足,难以吸引核心户外用户。

经常在户外钓鱼的清流(化名),此前曾买过始祖鸟硬壳、软壳、T恤,是始祖鸟的忠实消费者。但在始祖鸟的鞋子开胶之后,“基本没买过始祖鸟了”。

清流表示:“在户外领域,像猛犸象、摩纳哥等品牌,它们更注重徒步鞋的防护性,会使用头层牛皮、厚橡胶底等厚重材料,而非追求轻量化的压胶工艺。”

图源:受访者供图

从越野赛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小李也有相似观察:“始祖鸟鞋类因性能不突出,几乎没有真正的户外运动员会选择它作为赛场用鞋。”

从行业规律来看,一个品牌要在鞋类赛道站稳脚跟,至少需要3—5年的技术积累与市场验证,始祖鸟要想做好鞋,显然还需要更多时间。

但现实是,市场留给它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