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表白遭沉默,二十年后再遇,俩人把尴尬聊成青春趣事
发布时间:2025-08-27 22:35 浏览量:1
谁的青春没干过“傻事”?我十七岁那阵儿,情窦二开迷上同班男生,鼓足勇气表白后,人家连句回应都没有。我纠结三天才懂,不说话就是拒绝。那之后俩人成了陌生人,直到二十多年同学聚会再碰面。本以为会尴尬,结果俩人笑着把当年的事当玩笑说,才发现中年看青春,所有遗憾都成了美好。
我跟他是高中同班同学,他坐在我斜后方。上课的时候,他总爱转笔,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侧脸上,连笔的影子都觉得好看。那时候的喜欢特别简单,他借我半块橡皮,我能攥在手里半天舍不得用;他跟别的女生多说两句话,我能郁闷一晚上吃不下饭。
高三下学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可我满脑子都是他。终于有天放学,我提前绕到他家附近的小巷口等他。看见他走过来,我心跳得跟打鼓似的,拦住他就把憋了好久的话说出来:“我喜欢你,你……你能不能跟我处对象?”
说完我不敢看他,盯着他的白球鞋等回应。结果他站在那儿,手插在裤兜里,半天没吭声。我抬头看他,他眼神躲着我,嘴巴抿成一条线。我又追问一句:“你倒是说句话啊,行还是不行?”他还是没回应,最后只说了句“我妈等着我回家吃饭”,就绕开我走了。
我愣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越来越远。那天晚上我没睡着,翻来覆去想他为啥不说话。直到第三天早上刷牙,牙膏泡沫沾在嘴边,我突然反应过来——不点头、不拒绝,连一个字都不肯说,这不就是明摆着不同意嘛!
那股子羞劲儿一下子涌上来,又懊恼又生气。懊恼自己太自作多情,居然觉得他可能也有点喜欢我;生气他连句“对不起”都没有,连拒绝都懒得正经说。从那以后,我们在学校里遇见就跟不认识似的。他走东边走廊,我就绕西边走;上课眼神不小心对上,我立马把脸转过去。直到高考结束,填志愿、领毕业证,整整一年多,我们没说过一句话。
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我去了南方上大学,他留在本地。同学群里偶尔有人提起他,说他找了份稳定的工作,娶了个老师当老婆。我每次看到都默默划过,不插话,也不想打听更多。
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去年班长在群里组织同学大聚会,说“毕业这么久,大家聚聚聊聊”。我犹豫了半天,还是答应了——毕竟这么多年没见,也想看看老同学们都变成了什么样。
推开包厢门的时候,我一眼就认出了他。跟上学时完全不一样了,以前他总低着头不爱说话,现在穿着合身的深色衬衫,跟旁边的同学聊得哈哈大笑,眉眼间比年轻时舒展多了,看着更精神,也更顺眼了。
倒是我自己,这些年忙着照顾孩子、打理家庭,眼角有了细纹,头发也偷偷染了好几次,每次照镜子都觉得,跟“青春”俩字早隔了层距离。他也看见我了,笑着走过来,从桌上拿起一杯果汁递给我:“好久不见,你变化不大啊,还是当年那模样。”
我接过杯子,心里一点波澜都没有,大大方方跟他碰了下杯:“你才是呢,比上学时会说多了,当年跟你说话都得我先开口。对了,我当年跟个熊孩子似的,还堵着你表过白呢,你还记得不?”
他愣了一下,接着就笑了,挠挠头说:“怎么不记得?那时候年纪小,啥也不懂,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现在想想,可是错过了个好女人。”这话要是放在二十年前,我可能会脸红到脖子根,心跳得跟当年表白时一样快。可现在听着,只觉得好笑,跟着打趣他:“可不是嘛,当年你把我气坏了,连句正经拒绝都没有,让我琢磨了好几天。”
一桌子同学听着我们聊,也跟着起哄,说“当年就看你们俩不对劲,没想到还有这事儿”。气氛热热闹闹的,没人觉得尴尬,也没人觉得矫情,就像在说别人的故事似的,轻松又自然。
聚会结束后,我们互相加了微信。偶尔刷朋友圈,看到他晒老婆孩子去公园玩的照片,我会点个赞;他看见我发的旅行风景照,也会评论一句“这地方不错,下次我也带家人去”。没有多余的联系,也没有任何不自在。
以前总觉得,当年的表白是件丢人的事,是青春里的一个“污点”。可现在才明白,人到中年再回头看,那些尴尬、懊恼、生气,早被岁月磨平了棱角。反而觉得,当年那个敢堵在巷口表白的自己,挺勇敢的;那段没被回应的喜欢,也挺纯粹的。
谁的青春没点遗憾呢?没被回应的表白,没说出口的再见,没来得及解释的误会,这些都是青春该有的样子。就像老照片里的风景,未必多惊艳,却承载着最真实的时光。
现在跟朋友聊起这段往事,我还会笑着说“当年我可勇敢了,主动跟人表白”。没人会觉得我傻,反而会说“青春就该这样,敢爱敢恨”。其实人到中年,最难得的就是这份坦然——能把当年的尴尬当成笑话讲,能把过去的遗憾当成美好记。
如果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别觉得丢人,也别总放在心里。等再过几年回头看,你会发现,那些年没说出口的话、没得到的回应,都是青春里独一份的礼物。毕竟,不是所有人的青春,都能有这样一段值得回忆的小故事。
- 上一篇:发现了没,太懂事的人往往最缺这一样东西
- 下一篇:这个“贾宝玉”,穿的是“高跟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