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鞋带要半天、走路像 “小碎步”?不是 “老得慢”,或许是帕金森在靠近
发布时间:2025-08-29 16:26 浏览量:1
“妈,您系个鞋带咋用了十几分钟?” 周末帮母亲收拾房间时,李女士发现母亲蹲在地上,手指半天扣不上鞋带扣,走路时还总迈着细碎的小步子,像 “赶不上节奏”。母亲却摆摆手:“人老了手脚笨,都这样。” 可没过多久,母亲连端杯子都要先 “攒攒劲” 才能拿起,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不是 “老得慢”,而是帕金森悄悄靠近了。
很多人以为帕金森就是 “手抖”,其实早期更典型的信号是 “动作迟缓”—— 不是普通的 “慢”,而是想动却动不起来的 “滞涩”:系鞋带、扣扣子要反复尝试,穿衣服比以前慢一倍;走路时脚像粘在地上,起步要 “使劲挪”,走起来后又会越走越快,小碎步停不下来,转弯时还得原地 “转圈圈”;甚至说话也变缓,声音越来越小,笑起来时面部表情僵硬,像 “没力气笑开”。
这些症状常被误认为 “正常衰老”,尤其家里老人会说 “谁老了不慢啊”,结果拖到手脚明显僵硬、生活不能自理才就医。其实普通衰老的 “慢” 是 “能做但慢”,比如系鞋带慢但顺利完成,走路慢却步伐平稳;而帕金森的 “慢” 是 “想做却做不到”,伴随明显的 “启动困难” 和 “动作僵硬”,比如拿东西时手臂像 “绑了沙袋”,活动时能感觉到关节发紧。
若家里老人出现这些情况,别再不当回事:先观察是否有 “动作慢、小碎步、肢体僵硬” 这三个信号,比如让老人模仿 “拍手”“握拳”,看动作是否迟缓、不协调;日常多陪老人散步,留意走路时是否总迈小步子、难停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带老人去神经内科做 “运动功能评估”—— 帕金森早发现、早干预,通过药物和康复训练,能有效延缓症状进展,让老人保持生活能力。
别让 “老了都这样” 的想法耽误时机,那些看似 “慢半拍” 的细节,或许是身体在提醒:该关注帕金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