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说心语】透析室里的“一双鞋垫”
发布时间:2025-08-29 17:25 浏览量:1
《透析室里的“一双鞋垫”》
作者:牛金月
肾病内科血液透析室
医院的走廊,好像永远回响着匆忙的脚步声,白大褂掠过的影子里,藏着无数颗悬着的心。
推开血液透析室的门,消毒水的气息里裹着一层说不清的沉郁,轻轻碰撞在鼻尖。我悄悄拽了拽口罩边缘,夕阳正从走廊尽头的窗户斜斜漫进来,在磨砂地板上洇开一片斑驳的金,倒让这满室的仪器嗡鸣柔和了几分。
透析室被仪器分成了三个区域,老师正低声讲解着透析原理,我的目光却不由自主被角落里的病床牵了过去。
床上躺着位五十多岁的阿姨,手臂上的透析管路静静连着仪器,透明的液体顺着管子缓缓流动,可她脸上却没什么痛苦的神色,反倒带着点浅浅的笑意,像初秋午后晒暖的棉絮,软乎乎的。
翻看病历时,我的指尖骤然顿住:那些衡量肾脏功能的指标,密密麻麻地缀在纸页上,每一个红色数字都像烧红的针,刺得人眼生疼 —— 这样糟糕的结果,本该更多出现在八旬老人的病历本里。可眼前的她,不过五十出头,却要靠这冰冷的仪器维持生命。
“小姑娘,是新来的护士吧?”许是我的目光太专注,她忽然转过头来对我说,眼角的细纹里盛着笑意。
我赶紧点头走近:“阿姨,您今天感觉怎么样?”
她轻轻叹了口气,喉间带出点微弱的气息,可转瞬又扬起了嘴角:“还行呢,就是躺久了浑身发僵,有点闷得慌。” 她抬手晃了晃手机,屏幕的光映在她眼底,淡淡的倦意里藏着点期待,“看会儿视频解闷,就是眼睛熬不住,酸得很。”
我正想劝她闭眼歇会儿,她忽然像想起什么似的,眼睛闪着光:“那……我下次来透析时,能不能带点针线,做会儿鞋垫?就当活动活动手指,打发时间。”
我愣了愣,下意识看向老师。
透析室里鲜少有人做手工,毕竟四五个小时的透析本就耗人,多数患者不是昏昏沉沉睡着,就是蹙着眉忍受身体的不适,哪有精力摆弄针线。
老师也有点惊讶,指尖在病历夹上顿了顿 —— 好像没这样的先例。
“阿姨,您……身体吃得消吗?” 我忍不住问,声音放轻了些。
她嘴角弯了弯,眼神却亮得很,像藏着星光:“累肯定是累的,可总躺着不动,心里头空落落的,反倒更难熬。”她顿了顿,声音柔得像棉花,“儿子下个月就要结婚了,我想亲手给他纳双鞋垫,喜庆点的花样,踩着暖和。”
这话轻轻落在我心上
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
酸酸软软的
我望着她略显苍白的脸颊,忽然想起自己母亲总在灯下缝补衣物的模样 —— 原来无论身在何种境遇,母亲的心里永远装着孩子的冷暖。
她见我犹豫,赶紧补充道:“你放心,我就慢慢缝,绝不影响管子,手头有事做,心里才踏实。”我转头看老师,她望着阿姨眼里的期待,沉默几秒后轻轻点头:“只要不碰透析管路,活动活动手指也好。”
阿姨的眼睛瞬间亮了,像被点燃的小灯笼,连带着嘴角的笑意都深了几分:“谢谢你们!我就做一小会儿,绝不耽误事。”
透析机还在嗡嗡地转,旁边床的大叔已经闭着眼打盹,斜对面的阿姨望着天花板出神……
只有她,看完手机便静静坐着,手指偶尔轻轻蜷缩又舒展,像是在预习穿针引线的动作,嘴里还跟着手机里的调子轻轻哼着,微小细碎的歌声混在仪器声里,竟一点不突兀。
我帮她调整体位时,
忍不住问:“阿姨,您儿子知道您生病这么重吗?”
她的手指顿了顿,
声音低了些:“知道的,可他刚换了新工作,忙得脚不沾地,我哪忍心让他分心。”
“那您…… 就不害怕吗?” 我咬着唇,还是问出了口。这话在嘴边转了好几圈,总觉得太沉重。
她抬起头,目光平静得像秋日的湖:“怕啊,怎么不怕?新闻里说,好多人说没就没了。”
“可活着多好啊,这是老天爷给的福气。以前总盯着肾衰竭的资料吓自己,现在倒在网上刷到好多人说‘好好活’,才明白日子是过一天赚一天的。”阿姨轻轻拍了拍盖在身上的薄被,停顿片刻忽然笑了,眉眼间漾开暖意:“你看,我还能看着儿子结婚,还能给他缝鞋垫,这就是老天疼我,给我的礼物呢。”
黎明
从黑暗中醒来
我站在床边望着她平静的侧脸,
鼻子忽然有点发酸。
在透析室待久了,
见多了被病痛磨得消沉的脸,
听多了压抑的叹息,
可她却像株在石缝里扎根的花,
明明活得不易,
却偏要向着光,
把日子过出暖意来。
✦
透析结束时,她慢慢坐起身,冲我挥了挥手:“下次来,说不定一只鞋垫就缝好了!”
我用力点头,眼眶有点发热:
“阿姨,肯定能的。”
她伸手拍了拍我的手背,掌心温温的:“好起来不敢想,但至少,得看着他穿上我缝的鞋垫成家,是不是?”
那天的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叠在透析机的影子上,
竟一点不显得孤单。
我忽然懂了,我们握着针管和仪器与疾病赛跑时,更要学着读懂患者心里的光 —— 那些支撑着他们走过黑暗的,或许是一句牵挂,一个念想,或是一份对生活最朴素的热爱。
往后的日子里,我总会在病房的晨光或暮色里,想起那位阿姨低头缝鞋垫的模样。
原来医疗不仅是
仪器的精准、药物的剂量,
更是把那些藏在病痛里的温暖轻轻托起,让每颗在黑暗里彷徨的心,都能被温柔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