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姑娘住进8㎡劏房,逼仄小家塞得满满当当,网友:喘不过气
发布时间:2025-08-31 07:28 浏览量:2
8㎡的空间能装下多少生活?香港姑娘的答案是:一室一厅一厨一卫,还有她的所有日常。古人说“螺蛳壳里做道场”,放在今天的劏房里,倒成了最鲜活的注脚——今年11月,她搬进了这间比卧室还小的劏房,每月5000港币的租金,换算成人民币4400块,可她把这8㎡的空间,塞得满满当当,却又井井有条。
劏房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就是把原本的住宅单位“剖开”,分成多个小间,每个小间就是一个“家”。姑娘的这间,就是从原本的大户型里切出来的,门口原本是走廊,现在成了她的玄关——推开门,右手边的简易鞋架是用木板钉的,上面摆着三双鞋,一双运动鞋沾着点灰尘,一双高跟鞋擦得锃亮,一双拖鞋歪歪扭扭地放着,鞋架上面的挂钩挂着一件米白色的外套,衣角还沾着点猫毛,应该是早上出门时蹭到楼下的猫。
玄关和厨房挤在一起,正对门的小桌子是折叠的,平时收起来靠在墙上,做饭的时候展开,上面放着电磁炉、锅铲和一碗刚煮好的云吞,汤里的热气往上飘,模糊了旁边的镜子。桌子下面塞着一台迷你洗衣机,滚筒上还搭着一件灰色的T恤,刚洗好的,还没来得及晾。姑娘说,这桌子既是厨房,也是她的“餐厅”,有时候煮碗面,就坐在旁边的塑料小凳子上吃,凳子收起来能塞到桌子底下,不占地方。
再往里走,空间更挤了。靠窗的位置摆着一张铁艺单人床,床头靠着窗户,窗户上挂着淡蓝色的窗帘,被风掀起一点角,能看到外面的楼群。床底下塞着两个行李箱,一个红色的,一个黑色的,里面装着冬天的衣服,还有几个塑料盒,装着袜子和内衣。床单是浅粉色的,上面铺着一个小熊玩偶,耳朵有点破了,应该是陪了她好几年。床旁边的墙上贴着几张照片,有她和朋友的合照,还有一张家人的全家福,相框是塑料的,边缘有点磨损,却擦得很干净。
床旁边的书桌是用旧木板做的,腿是用钢管焊的,上面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显示着未完成的文档,旁边放着一个粉色的化妆盒,里面装着口红和眼影,盖子没合上,露出一支斩男色的口红。书桌上面还放着一碗没吃完的泡面,汤已经凉了,上面浮着几根青菜,旁边的杯子里装着半杯温水,杯壁上凝着水珠。姑娘说,这桌子既是她的办公台,也是化妆桌,有时候晚上加班,就坐在这儿敲键盘,累了就抹点口红,给自己提提神——“反正没人看,可自己得高兴。”
最里面的卫生间是用半透明玻璃隔断隔出来的,玻璃上贴着几张便签纸,写着“记得开换气扇”“买 toilet paper”,字是用马克笔写的,有点歪歪扭扭。推开门,里面的空间只能站一个人——洗手台是迷你的,上面放着一瓶洗面奶和一支牙膏,杯子倒扣在旁边,防止落灰;马桶盖是掀起来的,旁边的墙上挂着花洒,喷头有点旧了,上面缠着点头发;地上的瓷砖有点滑,刚洗完澡的水还没擦干净,踩上去有点黏糊糊的。姑娘说,卫生间没有窗户,所以装了换气扇,每天洗完澡都要开半小时,不然里面会很潮湿,容易长霉——“上回洗澡没开,结果镜子上全是霉点,擦了半天。”
其实,姑娘的收纳功夫藏在每一个角落。床尾的墙上装了多层开放柜,第一层放着几包零食,薯片、饼干、巧克力,都是她喜欢吃的;第二层放着日用品,洗发水、沐浴露、纸巾,整整齐齐地摆着;第三层放着几本书,《小王子》《平凡的世界》《哈利波特》,书脊有点卷边,应该是经常翻的。书桌后面的墙上装了通顶衣柜,门是滑动的,里面挂着四季的衣服,春天的连衣裙、夏天的T恤、秋天的外套、冬天的羽绒服,都用衣架挂着,没有一点褶皱。姑娘说,这些柜子都是她自己找工人做的,花了两千块,可省了不少空间——“你看,这柜子能装下我所有的衣服,比买大衣柜划算多了。”
有人问她,住在这么小的空间里,会不会觉得压抑?她笑着说,刚开始确实有点,可慢慢就习惯了。“你看,这鞋架是我自己钉的,这桌子是我找二手市场买的,这柜子是我跟工人一起设计的,每一件东西都有我的痕迹。”她指着床头上的照片说,“去年过年,我爸妈来看我,就在这张床上挤了一晚上,我妈说,‘这床虽然小,可睡得很踏实’。”
其实,姑娘的生活里没有多余的东西。她没有大沙发,没有大电视,没有华丽的装饰,可每一件东西都有它的用处。鞋架不是买来的,是用木板钉的;桌子是折叠的,不用的时候能收起来;衣柜是通顶的,能装下所有的衣服。她说,“生活不需要那么多没用的东西,能装下我的衣服,能让我做饭,能让我睡觉,就够了。”
晚上,姑娘下班回家,推开门,先把鞋子放在鞋架上,然后摘下外套挂在挂钩上。她走到厨房,展开小桌子,煮了一碗面,加了个鸡蛋。然后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开始加班。窗外的灯光照进来,洒在她的脸上,她的嘴角带着笑,手里的鼠标在屏幕上点着,键盘发出清脆的声音。8㎡的空间里,飘着面的香味,飘着电脑的热气,飘着她的笑声——这就是她的生活,没有华丽的外壳,却有实实在在的温度。
就像她常说的,“房子是小的,可生活是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