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七月十二,老话“七月十二5不做,福寿安康自会来”,哪5不做?

发布时间:2025-09-03 03:01  浏览量:14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二,对应天干地支乙巳年,甲申月,乙亥日,按照建除十二神算是“平日”,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的大部分日子都是以平淡为主,平安健康最重要,所以即使今天是“平日”,我们也要慎重对待,有着一颗平常的心。

作为建除十二神中的“平日”,七月十二虽不如节日那般热闹,却有着独特的讲究和忌讳。

今日七月十二,老话“七月十二5不做,福寿安康自会来”,哪5不做?

老话常说:“深夜不晒衣,免招湿气入”。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传统认为,深夜露水重,湿气盛,此时晾晒衣服容易沾染“不洁之气”,穿在身上不利于健康。

深夜至凌晨空气湿度大,衣服难以彻底干透,容易滋生霉 菌。尤其是贴身衣物,穿着未完全干透的衣物确实可能引起皮肤不适。我邻居张婶子就常说:“夜里晾衣不干爽,穿了浑身不自在”,而且还有一股难闻的味道,这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经验。

咱们老一辈人通常都会在太阳落山前收衣服,这不仅是对传统的尊重,也是健康生活的智慧。记得我母亲总是叮嘱:“晒衣要趁日头旺,收衣要赶日落前”,这话至今受用。

这个讲究听起来有些神秘,其实很有道理。俗语说:“鞋尖不对床,噩梦不来扰”。传统认为鞋子整天踩在地上,沾染尘土和浊气,如果鞋尖对着床,就好似有什么正对着休息中的你,影响睡眠质量。

鞋尖朝外放置,早上起床穿鞋更加方便顺手。而且保持鞋子不直接对着床,也更卫生整洁。我老伴就总是把鞋子摆得整整齐齐,鞋尖朝外,他说这样心里踏实,睡得也安稳。而且半夜起来上厕所穿鞋也比较方便。

李大妈今年八十有二,精神矍铄,她分享长寿秘诀时笑着说:“我这辈子睡前必定把鞋尖朝外放,心里清净自然睡得好,睡得好自然身体好!”简单的生活习惯,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夜半不照镜”。这个习俗源自古代,认为半夜自己披头散发,此时照镜子容易受到惊吓,导致心神不宁睡不好觉。

深夜半梦半醒状态时,人的意识不太清醒,突然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影像确实可能产生短暂的困惑或惊吓,影响后续睡眠。尤其是老年人,夜间起床时突然的惊吓可能对健康不利。

我记得小时候住老房子,厕所门口的镜子晚上总是被母亲用布盖住。那时不懂,现在才明白这是对家人的体贴关怀。王大爷说得好:“半夜迷迷糊糊,看到镜子里的人影,吓一跳不值得!”

“屋中不撑伞,财运不会散”。民间认为在室内撑开伞会“撑走”好运和财气,尤其是黑伞更不吉利。这个习俗可能源于伞的遮蔽功能——在不需要遮蔽的室内撑伞,象征着不必要的隔绝和阻碍。

实际生活中,在室内撑开的伞确实不方便,占用空间大,容易绊倒人,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小孩的,更增加了安全隐患。伞上的水汽还会弄湿家具地板,导致滑倒或家具受损。

赵阿姨曾跟我说:“有一次我在客厅撑开伞晾干,结果小孙子跑来跑去撞上了,幸好没受伤,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在屋里撑伞了。”所以说,这些老规矩背后都是生活经验的总结。

“剪刀远离枕,平安不离身”。剪刀尖锐锋利,在传统观念中象征着矛盾和伤害。放在床头不仅可能造成意外伤害,也被认为会影响夫妻关系和家庭和睦。

从安全角度考虑,床头放置锐器确实不安全,夜间翻身或起床时容易划伤。尤其是老年人可能起夜频繁,视力又不佳,更容易发生意外。我父亲就常说:“利器不近身,安心到天明”,这是实实在在的安全意识。

周奶奶今年九十多了,她分享长寿心得时说:“我一辈子没在床头放过剪刀针线,就是图个心安和安全。”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传统习俗的实用价值。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二,这些习俗提醒我们关注生活细节,注重安全和健康,营造和谐安宁的家居环境。它们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经验总结。正如老话所说:“规矩不离口,传统不离手,福寿安康自然有”。

今日七月十二,记住这“5不做”,愿大家在这个平常又不平常的日子里,都能福寿安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