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踏出山河血,黔军魂铸民族魂--记贵州“草鞋兵”的烽火岁月
发布时间:2025-09-03 07:34 浏览量:13
在2025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日。当我们站在和平的阳光下回望历史,总有一群身影让人肃然起敬--他们穿着磨破脚底的草鞋,扛着简陋的武器,却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的脊梁。他们,就是来自贵州大山的“草鞋兵”。
草鞋踏出的英雄路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全国上下掀起保家卫国的热潮。贵州这个当时仅有千万人口的“穷省”,却硬是凑出了70万子弟奔赴前线。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100个贵州人里,就有7个扛着枪上了战场。他们穿着自家编织的草鞋,背着简陋的行囊,却带着最坚定的信念:“宁可战死沙场,不让日寇踏进家门半步!”
这些“草鞋兵”里,有陈铁将军率领的第八十五师,他们在沧州火车站动员时喊出的那句“不灭倭寇誓不休”,至今仍回荡在历史的长空;有罗启疆将军的第八十二师,从常熟到武汉,从江西到岳阳,用生命诠释了“将军百战死”的悲壮;还有柏辉章将军的第一零二师,在淞沪会战中硬是顶住了日军海陆空三军的轮番轰炸,江阴要塞上飘扬的旗帜,浸透了贵州儿郎的热血。
草鞋也能踢碎铁蹄
有人说,黔军是“杂牌军”,装备差得连像样的军装都没有。可正是这支“草鞋军”,在台儿庄战役中打出了威风。140师的王俊禹副团长,带着全团在禹王山和日军拼刺刀,草鞋踩过的土地上,躺满了敌人的尸体。当兄弟们问他“怕不怕死”时,他咧嘴一笑:“老子穿草鞋的,死了也能当肥料,不亏!”
在武汉保卫战中,121师的牟廷芳师长带着部队死守田家镇要塞。日军飞机狂轰滥炸,炮弹把阵地炸成了焦土,可贵州兵们硬是趴在弹坑里,等敌人靠近了就扔手榴弹。有个新兵蛋子被炸断了腿,还拖着残躯往前爬,嘴里喊着:“别管我!炸死这帮狗日的!”这样的场景,在黔军的战史里比比皆是。
草鞋底下的和平梦
1995年,贵阳北郊的海天园立起了一座纪念碑。23米高的碑身像一把刺向天空的步枪,枪口却化作了犁头,上面停着一只和平鸽。碑基上刻着2471个名字,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穿草鞋的背影。老人们说,当年那些娃娃兵出征时,连双像样的鞋都没有,如今他们的名字却刻在了石头上,永远被后人记住。
最让人心酸的是那些无名英雄。据统计,贵州出征的63.9万人里,几乎无人生还。他们没等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没穿上新做的布鞋,更没看到如今的高楼大厦。可他们用草鞋踏过的土地,如今已是绿树成荫;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正被我们稳稳接住。
草鞋精神永不灭
今天,当我们穿着皮鞋走在宽敞的马路上,是否想过脚下这片土地,曾浸透了多少草鞋兵的鲜血?当我们享受着和平的阳光,是否记得有群穿草鞋的汉子,在冰天雪地里喊着“没想过活到冬天”
贵州“草鞋兵”的故事,不是神话,却比任何神话都震撼人心。他们用最简陋的装备,打出了最壮烈的战争;用最朴实的信念,守住了最珍贵的家园。他们的草鞋磨破了,可民族的精神却永远磨不灭;他们的生命逝去了,可英雄的气节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站在2025年的门槛上回望,我们不仅要记住那些穿草鞋的背影,更要传承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今天的中国,早已不需要草鞋上战场,但那份为了国家甘愿牺牲的勇气,那份面对强敌绝不低头的骨气,永远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让我们对着海天园的纪念碑深深鞠躬:“前辈们,这盛世如您所愿!这山河,我们替您守好了!”
文:黔眼 图片:来源官方资料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