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巷弄:雨棚下的针线

发布时间:2025-09-03 11:25  浏览量:19

云絮轻喃|治愈系故事

我在江南巷弄住了半个月,每天傍晚都爱坐在巷口的石凳上,看对面修鞋铺的老陈师傅和他老伴。

老陈师傅的铺子不大,就一个雨棚,棚下摆着张旧木桌,上面放着针线、胶水、鞋钉。每天天快黑时,老陈师傅就收了摊,他老伴会提着个保温桶来,里面是刚煮好的粥,还有一碟咸菜。两人就坐在雨棚下的小凳上,就着昏黄的路灯吃饭。

有次下小雨,我看见老陈师傅的老伴正给她缝袖口。老陈师傅的袖口磨破了个小洞,她就从包里拿出块碎布,颜色和衣服差不多,慢慢比着大小,然后穿针引线 —— 线是藏青色的,她眼神不好,穿针时得把线捏在手里,凑到路灯下,眯着眼试好几回。老陈师傅就坐在旁边,手里拿着块刚擦干净的鞋刷,等她穿好针,就帮着把衣服扯平:“慢点儿,别扎着手。”

她缝得很慢,针脚却很匀,缝好后还会用手指摸一摸,然后笑着说:“这样又能穿半年。” 老陈师傅接过衣服,往身上比了比,也笑:“你缝的,比新买的还舒服。” 雨丝落在雨棚上,“沙沙” 的响,路灯的光落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叠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像一幅慢慢晕开的画。

后来我要走的那天,又看见他们坐在雨棚下。老陈师傅的老伴正给她剥栗子,栗子是刚煮好的,还冒着热气,她剥一个,就放进老陈师傅嘴里,老陈师傅嚼着,眼里带着笑。巷弄里的桂花落下来,落在他们的凳边,也落在我的心里 —— 原来江南的晚情,是雨棚下的针线,是嘴里的栗子,是两个人坐在昏黄的路灯下,不慌不忙的,把日子过成了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