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必看,别做软柿子,学会拒绝

发布时间:2025-09-04 07:37  浏览量:1

职场新人都有个头疼事儿:同事老把脏活累活推给你,想拒绝吧又怕闹僵关系。怎么才能体面地说“不”呢?这其实是很多新人的共同难题,做老好人太累,可又不想破坏同事关系。那该怎么明确工作中的权利、价值和边界呢?今天咱们就从心理层面聊聊,帮你建立拒绝的底层逻辑。

咱们不聊那些“顾左右而言他”的技巧,先帮你搭建个心理框架。同事推活给你,本质上就是场“冲突”——他想让你做,你不想做。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楚你为啥回避冲突,主要有四种心理:

第一种是“高冲突回避型”,这类人最怕起争执,别人一强硬就妥协,觉得拒绝就会破坏关系。但其实,如果关系脆弱到一句“不”就破裂,那这种关系也不值得维持。真正的好关系,会理解你拒绝的原因。问题出在,你容易把事情往坏处想,觉得拒绝会导致一系列糟糕后果,但这些连锁反应发生的概率其实很低。解决的办法是,写下最坏的情况和应对策略,比如“拒绝后他给我穿小鞋”,那就“主动找他聊聊解释原因”。想好了应对方法,就不会那么害怕未知了。

第二种是“过度共情型”,这类人总觉得“他好可怜,我不帮他谁帮”,还容易被道德绑架。其实可以建立个“情感账户”,平时多“存钱”,比如同事搬东西时搭把手,积累点人情。等你不想帮时,就可以坦诚地说:“我之前帮过你几次,这次我实在忙不过来。”如果有人拿“你以前帮过我”来绑架你,那这种人只懂索取,不值得你共情,甚至可以疏远。

第三种是“寻求认可型”,这类人总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其实是讨好型人格。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分两步走。一是强行练习拒绝,记录对方的反应。做几次后你会发现,值得交的人不会因为你的拒绝就改变看法。二是每天自我肯定,找三件自己做到的事情,自己认可自己。有了稳定的自我价值体系,就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焦虑了。

第四种是“关系维护型”,这类人会权衡利弊,不被情绪左右。他们用“关系价值+请求成本”来划分四象限,做出不同的决策。比如,高价值关系+低成本请求,像领导让你拿个外卖,那就直接做;低价值关系+低成本请求,像普通同事让你帮忙打印文件,不想帮就说“我手头忙”;低价值关系+高成本请求,像普通同事找你借五万块钱,那就直接拒绝;高价值关系+高成本请求,像领导让你连续三个月996还没补贴,那就协商谈条件,把你的成本转化为具体诉求。

最后分享个《哈佛商业评论》的调查:职场混得好的人,都有两个特点,一是“不轻易妥协”,二是“有核心能力”。别再做老好人了,学会拒绝,才能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成为更优秀的职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