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对这四件事,扁平足孩子也能快乐运动
发布时间:2025-09-05 21:11 浏览量:1
青少年有扁平足
并不意味着是运动绝缘体
关注“鞋、练、动、误”四件事
及时进行运动干预
可以有效矫正问题
携手享受运动乐趣~
青少年扁平足判断方法
可采用湿脚印自测法,将脚沾水后踩牛皮纸,然后对比脚印即可。
正常:足弓空白宽度约等于前脚掌1/2;
柔性扁平足:空白宽度小于1/3;
僵硬扁平足:几乎无空白。
除较为严重的僵硬扁平足需要就医治疗外,柔性扁平足通过合理的运动及时干预,可有效矫正。
青少年扁平足选鞋指南
01鞋底硬度:A/B级
用大拇指垂直按压鞋底外侧(前掌和后跟之间最厚处),压下小于等于2毫米为可选的A/B级,轻松压到底是大于等于3毫米的C/D/E级,不建议选择。
02足弓托高度:2-3毫米
把1元硬币侧着贴在内侧足弓最高点,再慢慢往里推。
◉推不进去:鞋垫太高,容易硌脚。
◉一口气推到底:鞋垫太低,等于没托,不建议选择。
◉正好卡在中间、露半枚硬币在外面,高度约等于2毫米,推荐选择。
03后跟杯稳固性:捏不动+不形变
两指捏压测试:双手同时挤压鞋后跟,捏不动为合格。
04中底抗扭转力:仅前1/3可弯折
一手抓鞋头、一手抓鞋跟,对折后只允许脚掌前1/3弯曲。
3个黄金动作助力矫正
01毛巾抓握
目的:唤醒足底屈肌、趾短屈肌,相当于给足弓“打地基”。
动作细节:坐在椅子上,光脚踩平毛巾。脚跟固定不动,用脚趾把毛巾慢慢“抓”成一堆(像手拧抹布)。抓到极限后停2秒,再慢慢松开回到起始位。
练习次数及组数:10次为1组,组间休20秒,共3组。
02足弓桥
目的:提高胫骨后肌、足底筋膜张力,建立“主动足弓”。
动作细节:光脚站立,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屈15°。想象把“足弓吸上去”:大脚趾跟球下压、脚跟内侧下压足弓“鼓”起;脚趾保持平贴地,不卷曲。维持 15秒,保持自然呼吸。
练习次数及组数:放松10秒,重复5次。
03单脚闭眼站
目的:训练踝足本体感觉,减少步态内翻塌陷。
练习周期:
第一阶段(第1-2周):
地毯上单脚站立,双手叉腰,闭眼30秒。每侧3次,换脚休20秒。
第二阶段(第3-4周):
换成平衡垫或折叠浴巾(2cm厚),同样30秒x3。
第三阶段(第5-8周):
站在5cm 厚的泡棉垫上,同时做上下摆臂(模拟跑步摆臂)。
青少年扁平足运动项目选择
推荐选择游泳、骑行、攀岩等项目,可以适量开展跳绳和软场地中长跑,注意一天的跳绳次数要小于等于500次,不建议进行长时间蛙跳、连续跳箱、硬地足球等项目。
戳下图获取运动指导
↓↓↓
常见误区
扁平足“长大自然好”?
柔性扁平足若错过8-12岁最佳干预窗口,大部分将转为僵硬性扁平足,青少年扁平足越早干预越好。
“只垫鞋垫,不用锻炼也没问题。”
鞋垫只能“被动支撑”,足底小肌若长期不用会进一步萎缩,形成“鞋垫依赖症”,更加不利于矫正康复。
“越软越舒服,对脚好。”
软塌鞋底削弱足底本体感觉,长期穿软鞋的孩子,出现膝内扣、骨盆前倾等概率相对增加。
运动锻炼注重“脚下功夫”
做好以上四件事
开启扁平足的运动新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