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必读:安利股份(300218)9月5日披露最新机构调研信息
发布时间:2025-09-08 06:34 浏览量:3
截至2025年9月5日收盘,安利股份报收于21.51元,上涨0.23%,换手率5.22%,成交量11.28万手,成交额2.44亿元。
来自交易信息汇总:9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9.97万元,散户资金呈净流入态势。来自机构调研要点:公司是耐克在中国大陆唯一一家中资鞋用聚氨酯材料供应商,2025年上半年耐克相关业务呈现“低基数、高增长”态势。来自机构调研要点:功能鞋材与沙发家居合计营收占比接近70%,汽车内饰品类快速增长,定点项目有望在2025下半年或2026年量产。来自机构调研要点:公司不采用简单成本加成定价,而是基于客户需求、竞品情况等实施灵活综合定价模式,议价能力持续增强。资金流向9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9.97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03.5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83.6万元。
9月5日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一、参观公司展厅;
问:公司产品做到中高端,难度在哪里?
答:公司所处的聚氨酯复合材料行业具有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快交货等特点,对研发、生产、交付要求高。产品需精准满足客户在表现力、品质稳定性、定制灵活性、交付效率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复合型诉求,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开发、生产组织与资源整合能力。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形成相应能力,核心产品具备优异物理性能、化学稳定性、功能特性及生态环保属性,可满足高端客户需求。公司也是行业内少数具备跨领域多品类协同开发能力的企业之一,提升了附加值与竞争力。
问:耐克占公司的收入体量?如何配合耐克进行开发?答:公司是耐克在中国大陆唯一一家中资鞋用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供应商。自2025年1月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以来,开发项目增多,合作良好。2025年上半年,耐克装备及鞋材业务收入呈现“低基数、高增长”态势,但在其PU材料采购总额中占比仍较小,未来提升空间大。公司按耐克产品开发周期,提前约一年介入开发环节。
问:阿迪达斯上半年的业绩贡献?答:2025年以来,阿迪达斯已有部分订单量产并实现销售,当前业绩贡献处于打基础和蓄势阶段。
问:2025年上半年公司各品类营收占比,后续会呈现什么变化?答:2025年上半年各品类营收占比与一季度大体相当。功能鞋材、沙发家居合计占比接近70%,其中功能鞋材占比稳定,沙发家居略有下降;汽车内饰品类快速增长、占比提升,电子产品稳定,体育装备略有下降,三者合计占比约30%。品类占比变动取决于下游订单需求,将随市场变化和客户合作进展动态调整。
问:公司的定价策略?是否是成本加成?答:公司不采用简单的成本加成定价,而是综合客户需求、竞品情况、应用领域、目标毛利率等因素,采取灵活、审慎的综合定价模式。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公司在供应渠道和议价能力方面具备优势,对部分品牌客户、中小客户及自主开发的生态功能性差异化产品拥有日益增强的定价话语权。
问:公司所处行业的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答:国内人造革合成革市场规模约900亿元,PU合成革约占40%。行业整体开放且竞争激烈,企业数量多、集中度低。公司在部分中高端细分市场占有率超20%,但综合市场占有率仍有提升空间。公司为工信部认定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过去中高端市场由日韩及中国台湾企业主导,近年来公司通过技术创新,部分核心产品达国际领先水平,正逐步替代国际竞争对手,实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
问:汽车内饰品类新增的定点项目及下半年展望?答:公司为汽车内饰后进入者,近年通过技术攻关,已在比亚迪、丰田、大众、鸿蒙智行、小鹏、长城、江淮、奇瑞等主流品牌部分车型实现定点应用。依托产品质量与响应速度,服务品牌和定点项目持续增加,部分项目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进入量产阶段。
问:半导体项目研发周期一般需要多久?对产品的性能要求有哪些?答:半导体为公司战略储备品类,研发周期受产品差异、技术路径、客户需求等因素影响,无统一标准,整体周期较功能鞋材、沙发家居等成熟品类更长。产品在参数稳定性、高耐用性、工艺适配性方面要求极为严苛,以保障高性能与高良率。公司将积极拓展客户,探索新增长点。
问:相较于国内外同行业竞争对手,公司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答:公司核心竞争力为技术开发、设备工艺、生态环保等要素的有机整合,具备长期性、独特性和难以复制性。具体体现在:
一是技术研发优势,公司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设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掌握多项核心技术与专利,定制化开发能力强,创新能力全球领先。
二是品牌与客户优势,与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建立长期合作,覆盖功能鞋材、沙发家居、汽车内饰、电子产品等领域,客户信任度高。
三是产能与成本优势,本部拥有40条生产线,工艺先进,可实现高效柔性生产;持续推进产线更新改造,优化产能结构,提升效率与质量,并提高水性、无溶剂产能占比;与上游供应商保持稳定合作,保障原料供应与成本控制。
四是生态环保优势,坚持“环保至上、绿色发展”,主导开发水性、无溶剂、TPU、硅基、生物基、再生、可降解等低碳环保技术。公司为工信部认定的“国家绿色工厂”“全国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国家绿色设计产品”企业,六次获评“安徽省环保诚信企业”,为“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连续六年高分通过Higg FEM环境模块认证。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