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鞋防霉指南:胶水、鞋带、包装等关键环节处理方案
发布时间:2025-09-08 09:17 浏览量:2
任何的细菌成长都离不开营养、pH、温度、气体等方面。营养包括:水分、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酸碱度(pH)。大部分病原菌最适合的酸碱度为pH7.2-7.6,在此pH下,细菌的酶活性强,生长繁殖较快。一般真菌适合的酸碱度为pH5.0-6.0。大多数病原菌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为37度。嗜热菌(如芽孢菌)在50-60度生长最好;适低温菌(如耶氏菌,肺鼠疫)可在0度以下生长。
细菌繁殖生长的气体主要为氧、二氧化碳、氨。硫等。细菌和真菌容易在潮湿或有水的地方和污染的环境当中生长。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飞沫核、尘埃。水传播,饮用水和接触疫水传播。霉菌特别喜爱阴暗潮湿的环境以及皮革、纤维资料凹凸不平的外表。因而,阻止皮革外表及内部霉菌成长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阻断其与外界物质交换的途径。
制鞋生产环节中的防治办法根据企业通常的皮鞋制造工艺及生产流程及实际情况,为切实保障皮鞋在生产、仓储、运输过程中不霉变,将霉变危害降到最低,可以采取以下防霉办法:
(1)企业新选用的面料在批量生产前剪样做微生物测试,检测其动物脂、植物脂、矿物脂类、淀粉、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类养分物和微生物的含量,确定是否需要做特殊处理;
(2)包层皮木跟湿度不能超过9%,如果运用水性胶,则应该在水性胶或硬化剂中参加3%~5%的胶水专用防霉剂,以预防打蜡后受潮霉变;鞋带必须完全枯燥,其湿度不能超过8%,在绑带前先喷防霉剂完全烘干后再运用(鞋带不简单喷均匀,主张加大剂量反复一次);
(3)针车线、马克线(特别是棉线和蜡线)应做适当的防霉处理;
(4)采用热贴合的资料胶水中的水蒸气不易完全枯燥,主张贴合完成完全冷却后,再叠好装袋,其湿度不能超过8%,并主张在水性贴合胶水中参加3%~5%胶水防霉剂,冷冻箱工作时有结霜的状况,简单滞留水蒸气,主张对冷冻箱内壁定期用防霉杀菌剂清洁;
(5)喷油的鞋子主张使具有防霉成效的清洁剂或在普通清洁剂中参加3%~5%的防霉剂清洁鞋面;擦鞋油的鞋子主张在鞋油里参加5%的防霉剂,也有明显的预防效果;
(6)适量喷防霉剂在鞋面上,以每只鞋1g为规范。碰到湿度较大、纤维较长、油脂较高的皮料,应加大剂量为2g/ft2。带毛里的靴要在毛里上喷适量防霉剂为好;
(7)工厂的空压机需要定时放水或加装空气过滤器,否则初喷时简单喷出气管中的积水,引起发霉。真空冷冻箱不要调节至临界结霜,以免积水难以枯燥;
(8)纯白色的鞋子或者打光羊皮、金漆羊皮、亮光油皮等耐色度不好的面料,能够首要喷在内里或包装纸上。防霉剂如有影响后处理的效果(变色、泛红等情况),亦可在后处理或绷帮前喷防霉剂;
(9)内盒必须枯燥,其湿度不能超过10%~12%,在装鞋前主张打开鞋盖再过烤箱使其枯燥。内盒可喷、刷少量的防霉剂(如鞋盒不能喷防霉剂,也能够直接喷在包装纸上);
(10)外箱的湿度也不能超过10%~12%,主张在装箱前喷、刷、滴少许防霉剂后密封好四周接缝处,再转入专用库房;
(11)如果没有专用库房(抽湿房),制品鞋最好不要直接放在库房地板上,要用栈板隔离,与墙面坚持50cm的距离,每星期抽查1次,并提供库房温度、湿度的动态曲线记载;
(12)阳离子防霉包纸可代替普通拷贝纸,形成包装内的“抗菌环境”,抑制霉菌滋生,从而达到防霉效果;
(13)皮料库房、包装库房、制品库房要定期喷洒防霉杀菌剂、做消毒处理或(添加微量抗菌剂拖地板),以减少周边环境空气中有害微生物的含量,避免资料或商品受污染;
(14)培训专业人员负责防霉处理,以确保办法得到全面有效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