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卖鞋,一天卖几十万2025年9月8日富日记商业观察

发布时间:2025-09-08 13:33  浏览量:3

有位创业者,把鞋卖到全世界。

2025年他预期做到3亿美金。

他的鞋子最便宜的100刀,中位数在140刀。

到了海外,进最好的商场,跟大疆、miniso这样的品牌在一起。

营收超过一半在美国,剩下的是日本、欧洲、中东,然后东南亚。

为什么做鞋子呢?

这是他试出来的。

起初他们就是纯做外贸,什么都卖。

卖过300多万种产品。

2017年开始,两三年做到十几个亿。

红利期过后,竞争加剧。

他们发现除了自己的独立站,其它通通都不行。

最后发现所有都亏损,鞋是唯一盈利的。

因一双鞋卖一百多刀,毛利很高。

所以他们决定聚集,只做鞋子这个品类。

两年前他们开始线下开店。

在欧洲,一双鞋定价100欧。

起初还怕那边的人嫌贵。

去了之后才发现,那边喝瓶矿泉水两欧。

在商场里上个厕所1.5欧。

100欧的鞋根本不算贵。

从线上到线下,销售额从一天一两万刀,到现在几十万刀。

为什么做了这么多品类,鞋子是唯一盈利的呢?

因为鞋是个工具,跟电视机一类,没有太强的地方文化属性。

就算吃不一样的菜,说不一样的语言,但穿的鞋可以差不多。

鞋子需求大,人人都需要。

中国的供应链优势能把鞋子做得美观又舒适,而且还有成本优势。

这样的产品出海,自然更容易成功。

当然他们也下了很大功夫做研发。

在审美上,舒适度上,环保材料上,不断下功夫。

比如他们会把海洋和陆地的塑料瓶收起来,做成鞋。

成本贵两三倍,但外国就是有人愿意买单。

很多人想创业,不知做什么。

事先做再多调研,还是没把握。

因为市场变幻莫测。

其实就简单的就是试,用最低的成本去市场上测试。

比如想卖五个品类,不知做哪个。

每个进一些,卖卖试试。

答案会在一步步的行动中越来越清晰。

这其实就是大自然的法则。

优胜劣汰。

今年国内的消费不太景气。

出海成了热门。

把中国的东西直接卖到外国去,是很好的机会。

守着中国这个世界工厂,什么东西都可以做的很便宜。

选一个熟悉的品类,想方设法建立渠道,卖到全世界去,就很容易赚大钱。

不过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以前做线上就有钱赚。

现在线上竞争越来越激烈,有可能就要做线下。

如果做线下的人多了,线下的竞争也会变得激烈。

这时就要想方设法做品牌了。

市场日新月异。

要想赚到钱,有两个方向。

一是行动快,从变化中找到流行趋势,什么火卖什么。

快鱼吃慢鱼,只要总比别人快一步,就总能赚到钱。

二是不做变化太快的,而是选择那些不变的。

就像贝索斯说的,要思考未来十年有什么是不变的。

然后专注于此,做深做透。